去年春節期間,JD.COM新渠道提出了聯合倉的概念,將經銷商“重組”到新的渠道體系中。對于這個想法,大多數業內人士都半信半疑。經銷商和B2B平臺的關系一直是水火不容的。怎么才能輕易接受自己的“改編”?
更何況這幾年經銷商自己做B2B的野心還在燃燒,新渠道恐怕有點一廂情愿?退一步說,經銷商愿意和B2B平臺合作,但這就要處理品牌商、一群廠商、二群廠商、小店、B2B平臺等之間復雜的競爭合作關系。,那么多品類,那么多角色,那么多區域,怎么整合呢?想想就心痛。
但是,這個東西真的是新航道做的!
在今年的JD.COM新通路2019無界零售行業峰會上,JD.COM集團副總裁、JD.COM零售集團新通路事業部總裁鄭宏艷告訴我們,新通路的聯合倉已經覆蓋了30個省份,近300個城市,近70%的店主。目前店主數量已經達到百萬,也就是說通過聯合倉可以交付70萬家左右的店鋪!
雖然才運營一年,但聯合倉已經成為新渠道的中流砥柱。
那么,新渠道是如何說服經銷商做聯合配倉的呢?品牌的態度是什么?聯合倉模式創造了什么價值,發展如此迅速?
進一步思考,聯合倉的成功會對B2B行業產生什么影響?
02
新渠道做好聯合倉有幾個關鍵要素:
第一是舍得,先舍,后得。鄭宏艷分析,在探索新渠道的過程中,他們發現第二批商家在渠道流通中的作用其實非常關鍵。他們不是額外的一層,而是服務小店的最佳角色。
廠家給一批貨,一批給二批。在這個鏈條中,一批以服務品牌為主,二批以服務店鋪為主。為了提高對小店的發貨效率,二批往往充當品類代理。所以第二批商家的發貨效率是最高的。第二批商家一個小時就能送到,第二批商家的銷售幾乎每天都能去小店。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二批倉庫離門店更近,配送更快,銷售粘性更強。對于某些品類,第二批商家比新渠道效率更高。
"在這種情況下,為什么新的訪問要取代其他的?"鄭宏艷說:“我為什么不把我自己的訂單給第二批呢?”
商業競爭的規律是誰效率高,誰就能生存。由于第二批效率高,新渠道會把自己的訂單交給第二批商家,從倉庫發貨給第二批,這樣第二批就能賺到這次配送的錢,新渠道最后就省了配送費。
新渠道的貨和第二批的貨重疊了怎么辦?畢竟,它們都是快速消費品,都代表著P&G的產品。我們不能打價格戰吧?
在這種聯合配倉的模式下,B2B和分銷商之間沒有價格戰,都是按照廠商的價格體系定價。
其實更容易重疊。新渠道會直接把自己這方面的產品脫下來,讓第二批廠商去做。這樣第二批廠商就少了一個對手,多了一個合作伙伴。為什么不呢?
所以新通路一屋一得,第二批商戶少一個多一個,最終達成了雙方合作的基礎。
第二是開放性。既然雙方都有合作的基礎,如何才能創造更大的價值?
新渠道開放了自己的品牌體系,允許聯合倉庫分銷商代理。
京東掌柜的店里有5000多個品牌,第二批廠商實際上只代理了幾個品牌。所以第二批廠商的銷售經理在與小店溝通時,可以推薦新通路上的品牌。這樣,第二批供應商和銷售經理都將獲得額外收入。甚至,可以拿到新品牌的代理權。
這樣新渠道就打通了第二批商家的利益,重塑了整個渠道鏈的角色價值。大家不再是競爭關系,而是合作關系。那么,品牌方對這個想法是什么態度呢?
03
品牌對渠道有兩個永恒的需求:
第一,我不能破壞我的價格體系;
第二,不斷增加我的渠道滲透。
這兩個是幾乎所有品牌永恒的訴求,而新的渠道模式正好滿足了這兩個要求:不打價格戰,不斷幫助品牌增加渠道。
如果你想推廣一個新的渠道,你會先咨詢品牌。你想參加嗎?如果沒有,你就不會把他們列入晉升隊列。新通路的零售店有上百萬家,已經覆蓋了中國從1號線到6號線,尤其是4號線到6號線,也就是縣村三級的市場,而且占據絕對優勢。
贏得了品牌的認可,建立了聯合倉配體系。此時,新渠道實際上已經將供應鏈升級為供應網絡。
一字之差,相反。
國內大部分B2B公司都在強調自己的供應鏈有多強,但從現在來看,新渠道不是供應鏈,而是供應網,因為供應鏈還是私有能力,而供應網是開放的公共能力。
其實渠道的四大關鍵要素,即人、倉、車、資金,也是整個行業的痛點。
在傳統的供應鏈模式下,這四個要素是分離的私有化;在這個新的渠道中,這四個元素可以被重新安排以激發新的價值。比如在聯合配倉的模式下,第二批商家的倉庫發揮的價值已經翻倍。
簡單來說,新渠道的供應網絡就是JD.COM在全國大部分省份建立的組合倉和省倉,城市倉和城市群共同構建一體化的B端倉配送網絡,以最小的粒度服務終端門店,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在這種供應網絡模式下,為品牌形成了七大模塊化渠道解決方案,品牌可以基于自身在品類、品牌、區域、發展階段的考慮,選擇更加開放、高效、經濟的渠道模式。
然而,如此復雜的渠道網絡,品牌應該如何選擇?
這需要考慮兩個關鍵變量:毛利和消費頻率。
JD.COM零售集團新渠道事業部終端業務部總經理唐波對此做了詳細分析:
如果是進口食品,可以選擇將產品放入JD.COM倉庫,通過北京倉庫、北京配送的模式進行銷售;如果你的商品是高毛低頻,但是對終端客戶的體驗要求沒有那么高,比如一些電熱水器,完全可以實現自營;如果你的貨是高頻低毛,你需要配送的有效性,比如喝水喝牛奶,你可以直接把貨送到第三方的聯合倉,通過新渠道和聯合倉的銷售人員幫你銷售。
在這種模塊化組合中,要盡量堅持一個原則,就是錢不搬貨,盡量減少貨物搬運次數,提高發貨效率。這是JD.COM在零售業堅持了十幾年的理念,如今終于在B2B領域成功落地。
但是,如果你有敏銳的頭腦,看到這里,恐怕這個供應網絡的價值絕對不是提高效率那么簡單。
04
供應網絡一旦形成,將產生更豐富的大數據,使新渠道成為智能供應網絡。
比如京東掌柜寶,實現了千店千面,也就是說每個掌柜看到的都不一樣。
因為一個社區店和一個交通樞紐店肯定產品不一樣,定價也不一樣,千千店基于JD.COM AI算法系統,根據每個零售終端用戶的店鋪標簽和每個SKU的產品標簽,精準匹配個性化APP界面,幫助店鋪盡快找到最合適、最賺錢的產品,相當于店鋪有了自己的AI業務經理。
它甚至聰明到可以一鍵解決小店的運營問題。
那么,為什么新渠道的價格與傳統經銷商相比沒有價格優勢,卻依然能贏得小店主的青睞呢?
是因為有類似的多種服務能力。新頻道做了一項調查。在目前小店主對B2B平臺的需求中,價格僅排在第三位,排在第一位的是穩定性。貨隨時可以定,不要三天換一次價。二是貨源充足,可以一次性訂購所有想進的貨;第三,價格便宜。他們不想占便宜。他們只是擔心附近的便利店比自己買的便宜。
在這個數據系統的調度下,新的渠道供應網絡可以實現貨源穩定、貨源豐富、價格透明,解決小店的主要訴求。
此外,這套智能數據系統對品牌來說也是非常有價值的。它們被稱為“吸睛大數據系統”,可以讓品牌更好地了解全國各門店每個產品包裝、產品線的銷售情況,經銷商處的庫存情況,以及消費者的喜好,讓品牌擁有閉環數據,為智能決策提供依據。
下一步,如果經銷商的倉庫系統和車輛再次連接,那么這個智能數據系統將更加完整,能夠為配送提供更加高效的解決方案。
05
打通聯合倉配,建立渠道供應網絡,掘金智能大數據。經過這些步驟,新渠道就不是過去的渠道經銷商,而是升級為渠道服務商、服務品牌、渠道方、小店主。你賺的是服務的錢,而不僅僅是購銷存的差價。
這種轉變必然會對中國整個B2B行業產生很大的影響。本來經銷商都想做自己的B2B平臺,成功的寥寥無幾。關鍵原因是他們沒有處理好渠道網絡中每個角色的價值,只做了粗略的渠道數字化,也就是線上下單?,F在,這個想法已經沒有出路了。
雖然現在說新航道的智能供應網已經成功還為時過早,但是他們的新模式確實在這個領域建立了壁壘。
原文:原文調侃電商淘氣電商今日
文/淘氣包電商創始人馮華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