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品牌需要長期投入,就像百年品牌可口可樂還在打廣告。經常提到C端是感性消費,B端是理性消費,B端不適合大規模燒錢。那么品牌在B2B市場重要嗎?
一、品牌是什么?隨著新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世界上大多數行業都面臨著結構調整,而疫情大大加速了這種調整。品牌的未來就是企業的未來,品牌遲早會成為唯一可持續的競爭優勢。
品牌是一個無形的概念。為了簡化和便于掌握,品牌往往被等同于更有形的營銷傳播元素——廣告、標志、符號、聲音等。但是,品牌遠不止這些,品牌應該包括以下。
品牌是一種承諾;
品牌是人們感知的一切——你看到的、聽到的、讀到的、知道的、感受到的、想到的關于一個產品、服務或企業的一切;
品牌是基于過去的體驗、聯想和對未來的期待,在消費者心目中占據獨特地位;
品牌是表達屬性、興趣、信念、價值觀的捷徑,可以產生差異,降低復雜性,簡化決策過程。
第二,2B和2C是不同的。B端購買的決策相對于C端來說是非常漫長的,B端產品的購買情況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直接回購、調整回購、全新購買。
1)直接回購是最常見的購買情況,風險最低。
當你需要一支新的圓珠筆時,你的采購部門很可能不會重新比較潛在供應商的條件。像大多數辦公用品這樣的低價物品是按照正常程序購買的。大多數公司都有某種形式的“審批單”,這也說明了B端產品的缺點是很難打開市場,優點是不容易被其他產品撬走客戶。
2)調整回購是指企業有意調整滿足現有需求的方式,可能是為了降低成本或提高績效,但也可能是因為一些新的規定而被迫做出改變。
3)全新購買是指公司對產品或服務有了全新的要求。
在這種購買情況下,由于是第一次購買,缺乏經驗,往往會增加不確定性和風險。新任務的成本和風險越大,參與購買決策的人就越多,做出決策的時間就越長。理想的情況是收集、檢查和評估所有可用信息,并最終選擇最佳解決方案。品牌可以加速這個決策過程,尤其是在時間緊張的時候。
在直接回購的情況下,一個采購人員就足夠了,而在新采購的情況下,關鍵采購人員可能包括組織中不同級別和部門的代表,如下圖所示。
3.建立品牌有什么優勢?
1)隨著技術的迭代發展和互聯網競爭的加劇,同類B端產品和服務數量激增,商業和生產模式的加速創新和新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而建立品牌可以降低被淘汰的風險。
2)B端產品越來越復雜,可以滿足企業不斷增長的需求。買方不得不面對信息過載。賣家要么通過宣傳冊、小冊子、商品目錄、網站向買家“傾瀉”大量關于技術描述或產品特性的信息,要么坐等客戶主動搜索信息,要么放棄。
在這樣一個復雜多樣的世界里,產品信息并不是采購中心的成員自動平等獲取的。B2B營銷必須認識到,簡化提供給客戶的信息是必要的。將所有相關信息集中在品牌上可能會有所幫助。
3)當藍海市場變成紅海市場,B端廠商將面臨不可思議的價格壓力。買家有時會選擇價格較高的知名品牌,他們往往認為自己選擇了“安全”。比如不會有人因為買華為而被炒。忘掉那些完全理性完美的“商業”人士吧。品牌是表達屬性、興趣、信仰、價值觀的捷徑。
綜上所述,品牌可以降低風險,提高信息效率,增加產品溢價。
第四,品牌不是一天建成的。品牌是企業需要花時間去保護、培育和建立的關鍵戰略資產。就像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品牌也不是短時間能建立起來的。建立一個品牌是一件極其復雜的事情,它要求企業根據自己的承諾,在到達顧客的任何一點上始終如一地傳遞價值。
期待更多品牌出現。
本文原載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