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一篇題為《N95口罩免費領!每人50!”微信推文在朋友圈瘋狂轉載。
根據課文,我不想爭速度,也不想爭速度。100萬N95口罩免費!
深圳一民警表示,該廣告屬于虛假信息,可能是電信網絡詐騙前端的“引流”環節。
記者發現,該文章由“光合作用助手”微信平臺發布,2019年4月注冊為“推特”,2021年更名為“光合作用助手”。之前沒有發布過微信推文。微信平臺屬于深圳一家廣告傳媒公司。據天眼超介紹,該公司成立于2014年,注冊資本100萬元。此前,因多次嚴重失信,法人代表已被限制高消費。
▲朋友圈截圖
據報道,此前曾有媒體報道“填寫個人信息,免費獲得口罩?”一天就有4700多人被騙。2020年2月8日,江蘇省淮安市漣水縣,一個網站鏈接地址突然在當地微信朋友圈火了。該網站聲稱可以免費向公眾發放口罩,但前提是預訂口罩的市民必須在網站上填寫個人詳細信息,包括姓名、電話、家庭住址和身份證號碼。
經查,網上發布的這條“漣水縣防護口罩預約服務”信息并非漣水縣相關部門發布。民警立即對該線索進行調查,很快找到了制作假網站的嫌疑人薛某某。警方調查發現,從2月7日上傳竊取個人信息鏈接到8日被抓,短短一天時間,薛某某通過這個假網站非法獲取公民姓名、電話、身份證號、家庭住址等個人信息4700余條。另外,他發這個鏈接的時候,我沒帶口罩。之后,犯罪嫌疑人薛某某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警方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那么,如何辨別“免費領取防疫物資”信息的真假呢?答案是查看信息發布渠道是關鍵,如果是官方平臺,就是“真福利崗”。如果是公司的行為,就要綜合考慮公司資質和平臺信譽。
深圳晚報記者易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