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網資本市場訊龍柏集團(002601。SZ),鈦白粉龍頭企業,繼續拓展新能源產業。
8月23日,龍柏集團披露,與和通(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通新能源”)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在化工行業副產氫氣高效利用、氫燃料電池系統生產、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推廣等方面開展實質性戰略合作。
公告稱,和通新能源專注于氫能源領域氫燃料電池及相關核心材料和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制造。與上海交大、中科院上海有機所、上海臨港集團正在組建研究公司,布局催化劑、質子交換膜等行業核心材料。
龍柏集團表示,公司運輸需求巨大,有大量工業富氫待高效利用。氫聯網新能源氫燃料電池汽車需要豐富的應用場景和大量的氫氣需求。
此外,龍巖集團將配合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應用推廣,推動搭載氫動力新能源燃料電池系統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替代運輸車輛;計劃共同投資雙極板項目。
氫動力新能源的起源是什么?據天眼查APP顯示,和通新能源成立于2020年5月,注冊資本1.12億元,實收資本0萬元。其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為任亞輝。
公開報道顯示,任亞輝是制造管理出身。他于2016年加入呂赤汽車,擔任執行副總裁,并于2019年3月出任公司首席執行官。任亞輝在任時曾計劃推出大型純電動SUV、緊湊型純電動轎車、小型電動汽車等。2022年,但隨后的呂赤汽車沒有量產任何車型。從時間線來看,任亞輝成立氫通信新能源,從路馳汽車退休后進入氫能市場。
財經。com注意到,7月2日,包頭市九原區人民政府舉行了“年產5000套氫燃料電池系統制造基地項目”簽約儀式,該項目總投資24億元,主要用于氫能產業燃料電池、反應器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制造。
7月7日,呼倫貝爾市人民政府與氫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圍繞風光儲氫一體化項目和氫能科技生態產業園,共同開發氫能應用場景。
反觀龍柏集團,今年3月,該公司在互動平臺上“預覽”了其對氫能的相關探索,稱每年副產氫氣超過1億立方米,已應用于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鏈。下一步,公司將按照大化工循環經濟的要求,積極推進相關研究和布局。
近年來,龍柏集團不斷加大在新能源領域的布局,先后規劃了年產20萬噸電池材料級磷酸鐵項目、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材料產業化項目、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人造石墨負極材料、年產2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 年產15萬噸電子級磷酸亞鐵鋰項目和年產3萬噸V2O5釩鈦鐵精礦堿性球團濕法創新示范項目。
財報顯示,目前龍柏集團擁有磷酸鐵5萬噸/年、磷酸亞鐵鋰5萬噸/年、石墨陽極2.5萬噸/年的產能。預計今年三季度末新增5萬噸/年石墨化產能,四季度末新增5萬噸/年磷酸鐵。
業績方面,2022年上半年,龍巖集團實現營收124.23億元,同比增長25.96%;歸母凈利潤22.66億元,同比下降6.93%。凈利潤下滑主要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成本端壓力較大;同時,2022年,股權激勵費用將大幅增加管理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