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合理的給股東轉賬的方式有很多。有的是稅前,有的是稅后。每種模式下可以有不同的方案,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公司稅前費用的提取
1.股東薪酬:股東也可以是公司員工。然后自然是拿工資。通過發放工資和年終獎,將股東個人所得稅降低到10%左右。因為有個人免征額和專項附加扣除,所以可以相應抵扣一部分稅款。
2.領取備用金:如果按照公司制度,股東可以擁有備用金,那么這是合理的。但是注意,備用金的數額要符合公司的規定,后期沖抵的發票必須與企業的生產經營有關。不能用家里不相關的費用來抵消。
3.直接報銷:與生產經營相關的股東差旅費、業務招待費等,實際消費后可按公司制度報銷。但是不符合規定的個人費用是不應該報的,因為公司不能稅前扣除。
4.資產使用費:比如股東借錢給企業,要按照規定簽訂合同,公司給股東支付利息;或者公司使用股東的其他資產,采取租賃的方式,那么也應該向股東支付租金。這種情況下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比較高。
第二,稅后利潤分配
稅后利潤分配是分紅。但是分紅有不同的方式。
1.股東直接持股:直接向個人派發股息的,稅率為20%。如果只是想把生活費拿出來,不建議分紅。還不如用工資薪金。
2.有限合伙持股:這種情況下不會涉及企業所得稅,往往作為持股平臺。如果這個平臺設立在稅收優惠的地區,綜合稅率可以降到比較低的水平。這樣的平臺可以設計成多層嵌套的方式,引進優秀的核心人員。
3.有限公司持股:這種情況下,往往不是為了實際的資金份額,而是為了進一步的投資。如果股東把錢拿出來投資,那么就不應該用個人來分紅。以公司的形式,他們可以避免雙重征稅。
第三,資產占用
1.最常用的是借用。但是你借的還是要還的。
還有幾個問題。
第一,作為股息納稅需要很長時間;
二是為了避稅,需要在年底前還款,可能導致股東資金周轉困難;并且必須完全遵循合規流程,避免損害其他股東的利益。
2.另一種資產占用可能是表外操作,不規范,這里不細說。
綜上所述,股東需要從公司獲得資金可能涉及多個渠道。既要合理規劃各種方式,同時又要在降低綜合稅負的同時保證合法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