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與九江打造國際門戶樞紐
在南昌向塘陸港,全省優質產品裝入集裝箱,通過中歐班列直達歐洲。如今,中歐班列、鐵海聯運、江海聯運等國際多式聯運在我省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江西制造”走向世界,真正實現了“買全球,賣全球”。
近日,我省印發《促進多式聯運發展優化調整運輸結構實施方案(2021-2025年)》,扎實推進多式聯運發展,促進各種運輸方式深度融合,進一步優化調整運輸結構,提高綜合運輸效率,降低社會物流成本,促進節能減排降碳。
京九、滬昆“大十字”主通道高速公路擴容至八車道。
多式聯運是指將不同的運輸方式組合成綜合性的綜合運輸,由各運輸區段的承運人共同完成貨物運輸的全過程。
我省提出,到2025年,多式聯運發展水平顯著提升,運輸結構大幅優化,基本形成大宗貨物和集裝箱長途運輸以鐵路、水路為主的發展格局,鐵路、水路貨運量達到15%。全省鐵路、水路貨運量分別比2020年增長13%和12%左右,集裝箱-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15%以上。
我省提出完善多式聯運骨干通道。緊密銜接綜合運輸通道布局,加快我省“六縱六橫”綜合運輸通道建設。強化京九、滬昆“雙軸”通道能力,實施京九、滬昆“大十字”主通道高速公路八車道擴建工程,全面完成贛江、新疆三級航道建設,提高贛江、新疆通行能力,加強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的高效互聯互通;完善尹福、何復、孟繼泉、姜妍、岳九渠、韶關峽通道,建設興全鐵路和贛皖至婺源、上饒至浦城、信豐至南雄、桐城(贛鄂)高速公路 到銅鼓;升級魚長沙、仙景邵、福英山、衡吉文通道,建設武寧至銅山(江西段)、宜春至遂川至大余、尋烏至龍川(江西段)等高速公路,開工建設瑞美鐵路、溫無極鐵路等干線鐵路和益陽至南豐、彭澤至東鄉等高速公路。
加快昌北國際機場航空物流樞紐基礎設施建設。
我省將加快貨運樞紐布局建設。提升南昌和九江的國際門戶樞紐地位。加快南昌昌北國際機場航空物流樞紐基礎設施建設,強化樞紐機場貨物轉運、保稅監管、郵政快遞、冷鏈物流等綜合服務功能,大力推進南昌軌道交通1號線北延工程建設;提升南昌向塘陸港功能,加快完成南昌向塘鐵路樞紐銜接設施建設,推進無水港物流功能區建設,建設向塘陸港二期,強化國際貨運班列(南昌)拼裝功能,加強無水港與海港合作; 完善九江直通區域航運中心功能,加快重點港區現代化碼頭和鐵路公路建設,推進九江港和南昌港一體化發展,探索航線資源共享,提升現代航運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九江港與沿海港口的聯系,發揮集裝箱、滾裝船等高附加值貨物運輸優勢。
加快贛州、上饒、贛西組團國家樞紐建設,做大做強贛州陸路口岸,加快完善貨運物流配套設施,積極開拓跨國班列新空間,加強與沿海港口合作,加快建設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加快贛州黃金機場對外開放,完善航空口岸配套設施,大力拓展航空貨運功能,積極發展臨空產業;加快上饒陸路口岸建設,推進上饒三清山機場改擴建,提升上饒樞紐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影響力;加快新余港、宜春港、江西(新余)綜合貨運樞紐和江西(宜豐)國際物流園區建設, 提升江西代表團在全國的樞紐地位。
支持南昌向塘陸路口岸申報國家多式聯運示范項目。
我省提出完善港區、園區集疏運體系。完成九江港西港區疏港鐵路專用線建設,協調推進九江港彭澤港區、宜春港樟樹港區河西作業區、江西(宜豐)國際物流園、上高鐵路經濟產業園、德興鴻泰士公司等進出港鐵路專用線建設。加快南昌港窯灣港區、九江港都昌港區、宜春港樟樹港區、吉安港市區港區、贛州港贛縣港區、上饒港鄱陽港區、鷹潭港貴溪港區、景德鎮港宜城作業區等重點港區和作業區疏港公路建設,實現重要港區之間的公路和鐵路連接。 園區和高速公路、鐵路貨運走廊、廠礦、綜合物流樞紐,切實解決“最后一公里”。
我省提出豐富多式聯運服務產品。在九江西港和南昌龍頭港推廣實施進口貨物“船上直提”和出口貨物“到貨直裝”模式。支持南昌、九江、吉安等城市結合城區老碼頭改造,發展生活物資水陸運輸。
深入實施多式聯運示范項目建設,支持南昌向塘陸路口岸和九江洪光國際口岸積極申報第五批國家多式聯運示范項目,扎實推進省級多式聯運示范項目建設,力爭示范創新取得成效,引導我省多式聯運產業發展。
南昌至九江“集裝箱班車”線路的穩定運行
我省提出推進重點地區交通運輸結構調整。推動大宗物料的“鐵水革命”。優化鐵路貨運辦理流程,不斷建設和完善鐵路貨場、倉庫等設備設施,提升鐵路貨運服務能力和水平,啟動以贛州陸港、南昌向塘陸港為中心的寧波、深圳、廈門等海鐵聯運線路。
加快發展鐵水聯運和江海聯運。完善水運中轉和干支線中轉航線,發展鐵水聯運、江海聯運和干支線直達運輸,構建以九江港、南昌港為中心,贛江、信江沿岸港口為支點的省內支線網絡,穩定運營南昌至九江“集裝箱班車”航線,不斷開發精品航線,努力吸引上下游貨物在九江港中轉,強化九江港在長江中下游的樞紐港地位。鼓勵航運企業加強與港口企業、鐵路企業的合作和信息互聯互通,逐步建立以九江港為中心輻射省內火車站的水鐵聯運通道, 繼續推進與南昌、上饒、陸港、寧波等沿海港口的合作,開辟我省鐵海聯運貨物進出口綠色通道,實行“全程提單”,優先作業,優先登船,推動鐵水聯運、江海聯運高質量發展。
此外,我們將在物流配送等領域進一步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在城市物流配送中的占比達到20%。鼓勵建造節能環保型船舶,積極引導發展電力推進船、液化天然氣(LNG)動力船等清潔能源船舶。推進港口設備油改電改氣,推廣綠色照明,逐步提高港口設備節能和清潔能源利用水平。開展綠色出行“耐力工程”建設,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充(換)電站、LNG加氣站整體建設。
(社交媒體記者吳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