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市場監管總局曝光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進口冷凍帶魚偽造國產標簽,蛋糕表面鑲嵌非食品原料金箔,減肥食品添加三種違禁藥物。市場監管總局12日公布的2022年查處民生領域“鐵拳”10起典型案件中,3起食品安全典型案件與群眾密切相關。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不斷加強食品安全監管,不斷凈化市場消費環境。
進口冷凍帶魚偽造國內標簽(小標題)
用國產標簽篡改進口冷鏈食品標簽,逃避進口冷鏈監管。
2022年1月12日,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對進口冷鏈食品及冷庫進行疫情防控檢查時,發現吳江龍斌食品經營部工作人員正在撕毀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標簽,改為中文標簽。
經查,涉案產品均為進口冷鏈食品,當事人將進口冷鏈食品標簽篡改為國產標簽。涉案進口冷鏈產品(冷凍帶魚)未按規定錄入“江蘇冷鏈”系統。涉案進口冷凍帶魚包裝盒上粘貼的國產標簽除名稱外,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地址等內容均為虛假。
吳江區市場監管局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沒收貼有虛假標簽的冷凍帶魚,罰款51.2萬元,并對吳江龍斌食品經營部標注虛假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者名稱、生產者地址的違法行為予以警告。
金箔不能用于食品添加。
2021年12月2日,黃浦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根據舉報線索,對寧波橙路北國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進行執法檢查。在公司蛋糕冰柜的冰柜里發現了一個待售的奶油生日蛋糕。蛋糕表面鑲嵌了非食品原料金箔,在公司廚房和倉庫發現了14瓶“裝飾箔”。
經查,寧波橙路北國食品有限公司在淘寶上開設店鋪“橙路蛋糕”。上海經銷范圍內的訂單由寧波橙路北國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做出。在制作兩塊蛋糕的過程中,當事人在蛋糕表面嵌入了非食品原料“裝飾箔”。
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金(銀)箔金(銀)粉物質不屬于食品添加劑,不能用于食品生產經營。2022年3月,市場監管部門沒收用于非法生產經營的非食品原料,沒收違法所得7689元,并處罰款10萬元。
(小標題)3。在減肥食品中非法添加藥物
西布曲明是一種抑制劑,屬于中樞活性物質,可引起多巴胺、腎上腺素等物質的釋放。一直作為減肥藥使用,一般患者食用后會出現嘔吐、頭痛、頭暈、心律不齊等癥狀。在中國已經停產禁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