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廖通訊員李早華)“醫生,我家10分鐘前突然出疹子,現在臉都腫了,呼吸困難……”7月11日早上6點08分,在疫情防控風險區海珠區翠城花園,醫療保障隊醫生張穎抓起值班電話,電話那頭傳來急促的聲音。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海珠區成立了一線指揮部和10個現場黨員服務隊,為中危區10025名居民服務,其中特保組133人,全部實行“一對一”跟蹤服務。同時建立了群眾服務微信群和生活保障熱線,提供點對點的群眾服務。為了保證居民就醫不受小區關閉的影響,海珠區成立了醫療保障小組,派出重點醫護人員,讓居民在小區看病。
7月9日起,翠城花園醫療保障在居民家門前設立臨時“急診科”,駐場醫護人員24小時待命,在中等風險區與病魔上演逆行賽。
掛了電話,張穎和護士張凱珍背著氧氣袋和急救箱沖出房門,奔向病人所在的大樓。張穎見到患者并進行詳細會診后,初步診斷患者為過敏引起的喉頭水腫,并立即對患者進行了抗過敏、吸氧等緊急治療。此時距離接到群眾求助電話只有16分鐘。
"情況已逐漸好轉,但病人的情況仍不穩定。"另一名值班醫生于佐娟同步聯系120救護車,將患者轉送至指定醫院進一步治療。6點55分,患者到達醫院,從接到求助電話到實施急救,再轉到指定醫院,用了47分鐘。
中高危區的“急診科”讓社區居民溫暖而有安全感。截至7月12日,進駐翠城花園醫療保障集團的25名醫護人員已為中危區居民提供了112次醫療救治服務,其中醫療出診30次;進駐海珠區另一個中危區順義花園的7名醫護人員,為30人提供治療服務,送5人外出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