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一,把文化當成洗腦的工具,文化整體上屬于集體智慧,而不屬于個人觀點。同時,文化來源于實踐,不是空穴來風。文化一旦被視為意志的控制工具,必然會體現在個體自身的意圖中,從而失去文化的認同和自覺,不僅會導致資源的巨大消耗,也無法使文化具有應有的作用和價值。
誤區二:把危機當成文化建設的最好機會是不正確的,總聽毒雞湯說“危機中有機會”“企業文化要在危機中做”。危機中最重要的是面對“危機”做出調整,其次是尋找新的機會和可能性。如果是影響比較大的危機,那么活著才是最重要的。在危機中,文化只能被檢驗,而不能被建立。
誤區三:只把文化理解為使命、愿景和價值觀。這些只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應該由四個層次組成。第一個層面是創始人帶來的基礎認知。第二層是顯性信念,通常指使命、愿景、價值觀、行為準則等。第三層是制度層,包括對員工的招聘、辭退、晉升、獎懲的設計;第四層是人工裝飾層,包括文化道具、裝飾品、儀式、氛圍等。這四個層次都需要設計和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