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記者易山
6月23日,高喊“有了廈華等離子,我真想再活500年”口號的“彩電大王”結束了在a股的最后一天交易。
27年的上市之路,不僅見證了這家老牌彩電企業的輝煌,也描繪了它從繁榮走向衰落的縮影。尷尬的是,鼎盛時期,“廈華”的品牌價值高達100億元,但最終退市后,公司市值只有3億元。
曾經的“彩電大王”
公開資料顯示,廈華電子成立于1985年。廈華電子作為專業的彩電生產企業,是國內第一家等離子電視生產企業,也是國內第一家率先從老式CRT電視向平板電視轉型的企業。
1993年12月,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5年2月成功登陸上交所,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科技股,一度將TCL、創維、長虹、海爾、海信、康佳甩在身后,“彩電之王”廈華也因此名噪一時。
在其鼎盛時期,廈華電子還聘請陳做廣告?!坝辛藦B華等離子,我真想再活500年”的口號更是風靡一時。據悉,當時“廈華”的品牌價值高達112.55億元。
然而,隨著行業技術的不斷升級和眾多新興品牌的不斷涌入,在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廈華的多元化擴張戰略并不成功,業績開始虧損。從財報數據來看,上市以來,公司在2000年首次出現虧損,連續兩年凈虧損5.8億元。在連續四年扭虧為盈后,2006年公司再次出現虧損,并且連續三年虧損。2006年至2008年,公司累計虧損超過19億元。后來不斷從扭虧為盈跳到扭虧為盈。上市27年間,該公司累計虧損近25億元。
為了自救,廈華一直在出售旗下資產,包括位于廈門湖里區長虹路33號的主廠房、湖里大道22號的工業地產、火炬高新區廈華電子廠,以及位于南非和成都的兩處房產。2014年,廈華突然宣布退出電視生產業務,出售彩電相關資產和著名的“廈華”系列商標。據悉,“夏花”系列商標以1200萬元的價格成交。
此后,公司一度瞄準互聯網金融、大數據、TMT等熱門領域,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直到退市,公司的主營業務變成了農產品供應鏈管理。
換了主業之后,還是“力不從心”
根據公司2021年年報,公司主營業務為農產品供應鏈管理,主要產品為肉制品,包括進口凍牛肉、進口凍豬肉和國產鮮牛肉。商業模式是公司管理層根據對市場情況的判斷結果,在適當的時機進行采購、儲存和銷售。
近年來,隨著人口和居民收入的增加,我國肉類消費總量居世界第一,國內肉類需求總體呈增長趨勢。在這種背景下,公司的業績有所提升嗎?
答案是否定的,翻看公司歷年財報,基金君發現,2019年公司拓展了農產品相關貿易業務,進口花王(臺灣省)產品、教育信息化等業務逐步剝離,但公司盈利能力在下降。2018年公司歸母凈利潤仍為455萬元。2019年歸母凈利潤僅為188萬元,2020年進一步下滑至114萬元。2021年直接變臉,虧損474萬元??鄯莾衾麧櫡矫?,2018年至2021年,公司累計虧損近2500萬元。
由于2020年經審計凈利潤為負,營業收入不足1億元,ST廈華自2021年5月6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2022年4月29日,公司披露的2021年年度報告及年度審計師出具的《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收入扣除情況專項核查意見》顯示,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為-623.77萬元,營業收入為1.52億元,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或無商業實質的收入后的金額為零元。
因為公司2020年、2021年經審計凈利潤為負,營收不足1億元,觸發了退市條款。對此,上海證券交易所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
2022年5月25日,公司收到《關于廈門華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終止上市的決定》..公司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為6月2日,預計最后交易日為6月23日。
退市前,股價暴漲。
6月23日,廈華電子發布公告稱,截至2022年6月23日,公司股票在退市整理期內已交易滿十五個交易日,退市整理期已經結束。公司股票將于6月30日被上海證券交易所摘牌,公司股票終止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收到股票終止上市決定后,退市廈華還向上交所申請復核。根據公告,在收到審查申請文件后的5個交易日內,應提交所需的是否受理的決定。
此消息一出,似乎刺激了很多想“賭一把”的投資者。
從股價走勢來看,進入退市整理期后,退市廈華的股價波動相當大。退市整理期首日一度跌至0.35元/股的低位,最終收于0.37元,跌幅達89.58%,隨后強勢反彈,七天錄得五板,七個交易日內漲幅超72%。
但故事以公司撤回審核申請而告終,6月23日成為廈華在a股退市的最后一個交易日。
截至當天收盤,退市的廈華電子股價報0.6元/股,最終市值定格在3.1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