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發現,在一些社交平臺上,可以穿戴虛擬服裝、虛擬配飾甚至虛擬翅膀,打造“專屬時尚大片”。然而,一張照片里穿的一件衣服也引來了概念炒作的嫌疑:199元買一張照片?這似乎又是一場收割智商稅的游戲。
虛擬服裝并不是一個新概念。從早期的QQ秀到現在的游戲皮膚,基本都屬于虛擬服裝的范疇?!俺钪妗边@一虛擬世界概念爆炸后,虛擬服裝的熱度持續升級。在一些社交平臺上,虛擬服裝被越來越多地展示、分享和交易,一些虛擬服裝也被視為數字收藏。
但正如媒體報道中提到的,穿上“元宇宙”等時髦服裝后,虛擬服裝的交易價格上漲,也使其面臨概念炒作的危險。這種泡沫和亂象不容忽視。
這并不是否認虛擬服裝的價值。其實無論是游戲中的皮膚道具,還是虛擬的衣服,這類產品都得花精力去設計和制作,也有其獨特的價值。
可能有些人不理解為什么有些人會花大價錢買一套現實中并不存在的西裝。事實上,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很多活動都搬到了網上,一些虛擬服裝也能給人帶來精神上的體驗,虛擬服裝也具有互聯網的社交屬性。一些限量版產品賣高價也不是沒有道理。
但是,在虛擬服裝的熱度逐漸上升,交易更加火爆的同時,也要看到,這并不是一個成熟的、規范的市場。
比如,有報道稱,一些虛擬衣服被商家賦予了唯一性,貼上唯一、限量的標簽后就能賣出高價。但是市面上的這種虛擬服裝并沒有一個唯一的數字和代碼,無法復制和篡改,像正規的數字收藏。那么,如何界定虛擬服裝作為一種商品的所有權呢?
原因很簡單。如果你在實體店買了一件衣服,它就是你的。如果你買了一件虛擬衣服,沒有唯一的號碼和代碼,很難證明你擁有它。畢竟它甚至沒有像游戲皮膚一樣綁定到個人注冊的游戲角色上。
在一些虛擬服裝價格被炒作到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背景下,缺乏交易規則和憑證,如報告中所述,虛擬服裝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被創造、呈現和分享”,因此這種交易容易引發一些糾紛,原創保護也是一個大問題。
另一方面,即使貼著“超宇宙”的時髦標簽,這個行業也遠談不上高大上,而是“低門檻、低成本、低風險”。有些設計師甚至是在對服裝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入行的。
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行業,這種低門檻很容易讓新玩家因為信息壁壘而面臨被砍掉的危險。他們花了很多錢,買的所謂的獨一無二的限量版虛擬服裝,很可能只是一張簡單的p圖,甚至連所有權證明都沒有。
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數字館藏的法律法規。虛擬服裝的交易本身就是一種市場化的行為,沒有必要禁止。但考慮到目前的亂象,需要加快完善行業規則和標準,包括虛擬服裝的交易流程、權屬確認規則、原創保護等。
同時,一些互聯網社交平臺作為虛擬服裝的重要傳播和展示窗口,甚至是市場交易的間接渠道,也應加強規范引導,避免成為虛擬產品炒作和欺詐的幫兇。(熊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