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王波)為加強社會監督,發揮警示作用,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近日評選出2021年十大衛生健康行政處罰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2021年四川省衛生行政處罰十大典型案例
案例1:
一個醫院租用科室的案例
案情簡介:
2020年7月,巴中市恩陽區衛計局監督執法人員在某中醫院科室內發現科室合作協議、補充協議、醫療設備融資租賃合同三份文件。經查實,該醫療機構將碎石科出租給本機構非人員開展體外沖擊波碎石診療活動,取得提成收入6.54萬元。上述行為違反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三條的規定,巴中市恩陽區衛生局作出罰款3500元,沒收違法所得65000元的行政處罰,400對醫療機構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的規定。對于承包砂石部門的人員,另案處理。
提示:
個別醫療機構無視法律,通過出租臨床科室非法牟利,承辦人全權管理科室診療業務,醫療質量安全存在較大隱患,嚴重擾亂了醫療秩序。各醫療機構要提高依法執業的自律意識,嚴格管理診療業務。
案例二:
某診所未經批準開展產前診斷(篩查)。
案情簡介:
2021年8月,瀘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監督執法人員在該診所的診室發現放置了一臺b超機,并在該b超機的超聲工作站系統中發現了多份超聲檢查報告,上面注明“胎兒心臟未見重大結構異?!?、“共同動脈干(CAT)伴室間隔缺損”。經核實,該診所未取得《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進行超聲產前診斷(篩查), 并擅自為多名孕婦進行了超聲產前診斷和產前篩查。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第三十五條第一款和《產前診斷技術管理辦法》第十一條的規定。瀘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第四十條、《產前診斷技術管理辦法》第三十條,給予該診所警告、沒收違法所得20328元、罰款81312元的行政處罰。
提示:
產前診斷需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未取得母嬰保健技術服務資質的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相應的技術服務。人們在選擇產前診斷和篩查機構時,要選擇有資質的機構。
案例三:
一起藥店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開展醫療活動的案例。
案情簡介:
2020年11月,德陽市什邡市衛生局接到群眾舉報,組織監督執法人員對某藥店進行監督檢查。發現藥房有人行醫,藥房無法出示《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經查,該藥店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2020年9月起,聘用執業助理醫師張某某行醫。截至案發日,共開具處方122張,銷售藥品收入9125.6元。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保健與健康促進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 德陽市什邡市衛生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促進法》第九十九條第一款,給予該藥店沒收違法所得9125.6元,罰款5萬元的行政處罰。對執業助理醫師張某某另案處理。
提示:
藥店必須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才能開展診療活動,在本機構注冊或備案的醫師才會開藥。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不得聘用醫務人員開展診療活動。人們在藥店就醫時需要了解自己是否取得了醫療機構的執業許可證,以確保自身的醫療安全。
案例4:
某醫院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案
案情簡介:
2020年7月,南充市高坪區衛計局接到群眾舉報,組織監督執法人員對本區某醫院進行突擊檢查。發現該醫療機構部分科室工作人員無法出示衛生技術人員資格證書。經核實,醫療機構聘用2名未取得醫師資格人員、1名未取得藥師資格人員、2名未在醫院注冊或備案的執業醫師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聘用1名執業助理醫師單獨從事醫療活動的;同時發現醫療機構未按要求填寫病歷、 而醫務人員唐偽造了病歷。上述行為違反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和《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條例》第十五條第一款。南充市高坪區衛生衛生局依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四十八條、《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八十一條第一款、《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條例》第四十七條第四項的規定,給予該醫療機構警告并罰款人民幣。鑒于該醫療機構相關醫務人員偽造病歷,另案處理。
提示:
醫療機構不得聘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這不僅違反衛生法律法規,而且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造成極大的醫療安全隱患。
案例5:
某酒店未按規定對顧客的物品、用具進行清洗、消毒和清潔。
案情簡介:
2021年7月,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監督執法人員對某酒店進行衛生監督檢查,發現該酒店未按規定對顧客的物品、用具進行清洗、消毒和清潔,在清潔用品儲藏室放置雜物;未按照規定對公共場所的空氣、微氣候、水質、采光、照明、噪聲、顧客用品和用具進行衛生檢查的;未按規定在公共場所公示衛生檢測結果、衛生許可證和衛生信用等級的;未按照規定建立健康管理制度和健康管理檔案的;未按照規定組織從業人員進行相關衛生法律知識和公共場所衛生知識培訓的, 安排未經相關衛生法律知識和公共場所衛生知識培訓和考核的從業人員上崗;向顧客提供不符合衛生標準要求的公共用品和用具。上述行為違反了《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七條第二款、第九條、第十四條、第十九條、第二十五條第三款、第三十條和《四川省公共場所衛生管理辦法》第十一條的規定。成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根據《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和《四川省公共場所衛生管理辦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七條規定,
提示:
公共場所人員密集,流動性大,是傳染病防控的重點場所之一。公共場所經營者必須把健康安全放在首位,進一步提高認識和自覺性,切實落實各項衛生制度措施,并在經營場所顯著位置公示相關檢測結果。消費者到公共場所消費時,注意查看公示信息是否在有效期內,檢查結果是否合格。
案例6:
某環??萍脊句N售的現制現售水水質不達標案。
案情簡介:
2020年11月,攀枝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對全市現制現售水水質進行了抽樣檢測。檢測結果顯示,位于鹽邊縣兩個社區的攀枝花市某環??萍脊舅畼蛹毦倲党瑯?細菌總數≤20cfu/ml)的標準規定為《生活飲用水純凈水處理器衛生安全及功能評價—反滲透處理裝置》(2001年)。該行為違反了《四川省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第十條的規定。攀枝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根據第(二)項的規定,給予該公司警告、罰款9900元的行政處罰 《四川省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第四十一條,責令其立即糾正違法行為。
提示:
案例7:
某酒店違反二次供水單位衛生許可管理案?
案情簡介:
2021年6月,達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監督執法人員發現,某酒店二樓和頂樓均有飲用水蓄水池,屬于二次供水。經核實,該酒店作為二次供水單位,未依法取得《生活飲用水衛生許可證》,屬于擅自供水。該行為違反了《四川省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第九條的規定。達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依據《四川省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之規定,給予該酒店警告、罰款9200元的行政處罰,并責令其立即改正違法行為。
提示:
集中式供水單位和二次供水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取得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的衛生許可證后,方可供水。開展二次供水的單位應當定期向當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送二次供水設施清洗、消毒和水質檢測的相關資料,接受監督和指導。
案例8:
某醫院未能有效保護照射野附近的敏感器官。
案情簡介:
2021年8月,阿壩州松潘縣衛生局監督執法人員在對某醫療機構進行監督檢查時,發現一名7歲兒童的頸部(甲狀腺)敏感區域在接受x光檢查時未得到有效保護。上述行為違反了《放射診療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的規定,阿壩州松潘縣衛生局依據《放射診療管理條例》第四十一條第二項的規定,給予該醫療機構警告、罰款6000元的行政處罰。
提示:
x射線檢查作為臨床上常見的放射診療手段,為疾病診斷提供了重要參考,但同時輻射也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因此,醫療機構在開展放射檢查時,應屏蔽照射野附近的甲狀腺、性腺等敏感器官和組織。醫療機構不能提供保護的,考生可以要求醫療機構提供保護。
案例9:
某公司安排未進行上崗前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有職業危害的作業。
案情簡介:
2020年9月,雅安市石棉縣衛生衛生局監督執法人員對某公司進行監督檢查時,發現該公司未向當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責令其及時申報。2021年1月,雅安市石棉縣衛生衛生局監督執法人員對該公司進行“回頭看”監督檢查,發現該公司尚未向衛生行政部門申報職業病危害項目。經查實,該公司未按規定申報職業病危害,安排未經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作業時間超過6個月)。上述行為分別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十六條第二款和第三十五條第二款的規定。雅安市石棉縣衛生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七十一條第一項、第七十五條第七項的規定,給予該公司警告、罰款31萬元的行政處罰。
提示:
用人單位作為職業病防治的責任主體,應當及時向衛生行政部門申報職業病危害,并組織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做好職業健康檢查,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健康權益。同時,對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整改的問題,要及時整改,確保整改到位,堅決杜絕不整改、假整改。用人單位未安排勞動者進行職業健康檢查的,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組織體檢。
案例10:
某診所未按要求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案情簡介:
2021年7月,內江市市中區衛計局執法人員在對某診所進行監督檢查時,發現該診所曾接診過出現新冠肺炎相關癥狀的患者。經核實,該診所7月21日至29日共接診4名出現上述癥狀的患者。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五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內江市市中區衛生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條第(一)項的規定,給予該診所通報批評、警告的行政處罰。與此同時, 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關于進一步加強診所等醫療機構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聯防聯控機制醫發〔2021〕46號)要求,責令該診所立即停業整頓30天。
提示:
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醫療機構必須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要求。診所不得常規收治有新冠肺炎相關癥狀的患者,并應及時報告和處置相關人員。個人應嚴格履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責任,出現新冠肺炎相關癥狀后及時到就近發熱門診就診。
本文來自【人民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和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