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2000多年前,為什么存錢罐會成為王公貴族圈子里的“小費”?
對許多人來說,存錢罐是童年的美好回憶:幾枚硬幣“叮當”地“喂”進了小小的陶瓷罐;當你遇到一個心愛的玩具,你必須打破它才能把錢取出來...然而,早在2000年前的古云南,存錢罐是財富、地位和權力的象征。
當時,存錢罐被稱為貝殼,用來儲存來自印度洋的珍貴貝殼。貝殼容器由青銅制成,這本身就是有價值的。所以在古代云南,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使用。
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研究,當時云南大部分地區還處于以物易物的階段,貝殼貨幣并不十分流行。貝殼容器多用作禮器,葬于規格較高的貴族墓中。
貝殼貯藏代表了當時先進的生產力和審美水平。貝殼容器最獨特的地方就是精致的蓋子。封面立體浮雕再現了古代云南社會生活的生動場景,包括祭祀、戰爭、朝貢、狩獵、紡織等。如晉寧石寨山出土的“四牛鎏金騎士銅殼容器”,有一個云南騎士騎著馬,手持寶劍,鎏金,四周是四頭威武的牛,牛的角和脊巨大。再比如“被詛咒的貝類集裝箱”封面上有多達127人...歷經2000多年的風雨變遷,我們仍能感受到雕中攻斗、市井交易、騎馬狩獵、虎豹搏擊的熱鬧場面。
云南省博物館副館長范海濤說,由于古滇人沒有系統形成的文字來記錄歷史,貝殼容器成為研究古滇文明最真實、最直觀的材料,堪稱“無聲的史書”。
如今,一件精美完整的貝殼容器在云南省博物館展出,觀眾可以近距離欣賞和感受其中蘊含的歷史和藝術價值。然而,當它們被挖掘出來時,它們已經破碎生銹。
從事青銅器修復工作20多年的文物修復師盧京杰說,破損、殘、缺、銹、裂等病害很多。修復時需要進行除土、除銹、粘接、補配、補色、老化等多道工序。修復工作非常精細,大部分時間使用牙科器械。
“我們如此關心他們是為了延長文物的壽命,讓更多的人了解這段歷史?!彼f。
文物修復后,如何妥善長期保存是更大的課題。云南省博物館文物保護中心副主任潘嬌介紹,為了對文物進行預防性保護,自2017年起,該館在珍貴文物展柜內放置了一個小白盒——無線傳感環境監測終端,用于監測環境。溫濕度、有機揮發物、紫外線等指標。此外,博物館還為脆弱的文物安裝了隔離平臺。
“關注孩子對文物和歷史的興趣,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文物保護的理念需要一代一代傳下去?!迸藡烧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