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園區概況】示范園區位于西藏自治區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才納村,毗鄰貢嘎機場,機場高速公路、拉日鐵路穿境而過。園區總占地面積2萬多畝,是一、二、三產業同步發展的工業園區(分兩期建設)。一期A園占地500畝。按照“先試后增,先減后增”的思路,瑪咖、雪菊、月季等40余種經濟作物成功種植推廣,成為該地區第一個引進新產品進行試種推廣的先行區。B園一期占地近2000畝,是工廠化育種育苗中心。 球莖花卉繁育中心和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完成了136個高標準智能溫室大棚、瑪卡烘干廠、玫瑰加工廠、葡萄酒加工廠、現代農業服務中心、培訓樓的建設,加工生產了花糕、葡萄酒、玫瑰精油、藏米酒等40余種具有CS認證的產品。二期建設占地1.6萬畝的種苗繁育基地、現代化奶牛養殖區、玫瑰、葡萄和中藏藥材種植區。該園區將成為拉薩首個產學研一體化的工業園區。
近年來,曲水縣結合當地獨特的自然條件、社會習俗和產業基礎,在嚴格保護耕地、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確定示范園區產業發展方向,在尊重農民主體地位的基礎上,合理選擇適用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模式,大膽創新示范園區管理體制機制,充分挖掘資源,形成發展優勢,推動示范園區又好又快發展。
一.主要亮點
(一)現代元素高度集中
近年來,曲水縣提出了曲水凈土健康產業“12341”總體發展思路,建設了彩娜科技服務超市、基礎科研工作站等科技創新平臺,聘請區內外30余名專家進行永久或不定期的技術指導,開展了一系列產學研合作項目,每年組織10次左右的專家咨詢會,對產業發展進行科學評估和指導,全面提升了凈土健康產業的科學化水平,初步形成了企業化、市場化的模式。共承擔區市級委托的科研項目2項,近三年種植新品種19個。2019年,高科技設備投資338.8萬元, 專家培訓指導288萬元,新品種研發520萬元。2020年與貴州茅臺集團、金哈達、秋本生物等企業達成訂單合作,在全縣推廣經濟作物種植。
(2)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
在牢牢把握第一產業的同時,積極推動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協助入駐企業把握市場定位,從包裝升級到新產品研發都給予積極引導。特別是曲水縣種植的藏藥中藥材,被金哈達制藥訂購加工成各種藥品,包括寶血康曲扎膠囊、秘制梁青膠囊等10種專利藥品,以及8種國藥準字號藥品;曲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新推出了“德姬玫瑰”系列化妝品,市場反響很好;曲水榮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9月27日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高海拔葡萄園”稱號。2019年,推出了三個品牌的拉薩葡萄酒新品種:紅標、金標、黑標。 成功對接了國際市場。同時將建設色彩絢麗的3A級景區,為游客提供溫泉、藏藥浴、牦牛宴、賞花、摘果等體驗,有效滿足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需求,加快城鄉經濟文化融合和三次產業協調發展。每年入園游客超過10萬人次,年均旅游收入數千萬元。
(三)綠色發展成效顯著。
2013年以來,在區委區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按照“凈土、凈水、清氣、凈心”的環境優勢,大力發展凈土健康產業,依托西藏高原水、氣、土、人文環境“四污染”的獨特優勢,不斷挖掘民族化、區域化、人性化的特色產品,利用曲水縣青稞,近年來,示范園區從自治區內外引進了西藏金哈達制藥有限公司等十幾家企業與凈土公司合作成立股份公司,完成了高科技智能連棟溫室、玫瑰加工廠、葡萄酒加工廠、 瑪卡加工廠、高原有機青稞加工廠,成功生產拉薩鹿血酒、瑪卡酒、瑪卡精粉、化妝品、貴州茅臺七味鐵屑丸等40余種享譽區內外的產品,幫助建立和完善各行業品牌,助力拉薩凈土。政策優勢的運用,為示范園區的品牌建設贏得了國家相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鼓勵和引導示范園區企業申請“三品一標”,2016年至2020年底,成功獲得瑪咖、黑青稞、玫瑰、馬鈴薯、牦牛肉、野魚、雪菊、藏蛋、藏雞、小麥、葡萄、牛蒡、櫻桃、 玉米和油菜籽。并申請了玫瑰、枸杞、萬壽菊、菊花、大黃、牛蒡、郁金香、油用牡丹、青稞9個產品的國家地理標志商標。
聯合農業和富裕農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示范園區在農民、村集體、產業化龍頭企業之間建立了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有效促進了當地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爸挥袔椭a業,才能幫助窮人回家?!笔痉秷@區大膽探索產業發展路徑,形成了“五帶五”的新思路,實現了資金與項目、項目與企業、企業與市場的靶心對標,最終實現了項目與貧困群體、貧困群眾與產業致富的精準對接,變“輸血”為“造血”。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依托產業融合示范園區建設,輻射到所有鄉(鎮) 在縣城由點到面。鼓勵新型經營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種植新品種、新作物,免費提供種苗和技術,進行管理指導,所有合作企業按市場價格收購、加工、銷售,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害,確保養殖業提質增效。在這種模式下,新推廣的藏藥、黑青稞、高原球根花、經濟林,帶動農牧民增收近3億元,加快了貧困人口脫貧步伐。2020年,工業園區農民工達到912人,實現農民工就業302人,人均增收9000元以上。
第二,特色政策舉措
(一)創新管理機制
示范園區積極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通過建立種植戶與園區企業的利益聯結機制,確保產業深度融合。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積極編選投資回報率高、市場前景好的農業投資項目,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吸引有頭腦、有實力、有技術的企業入園經營規模農業,打造精品農業,積累內涵,擴大外延,實現園區產值和效益最大化。
(二)創新服務機制
繼續完善農業服務體系,建設科技超市,聘請西藏中藥材、果樹專家6名,涉農企業優秀專家5名,科技特派員5名,建立科技服務專家隊伍,解決群眾在推廣保護地蔬菜、經濟作物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和突發性重大問題。在各鄉鎮基地組建對口服務的工人隊伍,為廣大農牧民提供更加便捷的農業服務,將園區內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的產業工人分配到各鄉鎮的凈土種植基地, 以便及時了解種植基地的生產情況,快速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緊急問題。建設產學研一體化產業園區,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在“產”方面,縣凈土健康產業園已完成種植、加工、科研、培訓基地建設,產業發展與城市發展融合,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融合,與文化旅游產業融合,促進融合發展,增強產業發展的內生和外生動力?!皩W”:拉薩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落戶曲水才那鄉,全面提升了職業教育水平。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自治區科技廳、 西藏職業技術學院、西藏藏醫學院先后在園區設立教學實習基地、科技實訓基地、科技研發中心,基礎教育與技術教育相結合,校內教育與校外實踐相結合,選派產業工人、農牧民到高校培訓,引進大學生入園實習。從思想上、理論上、技術上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新型職業農民。與西藏職業技術學院深度合作,開設“凈土班”,為園區定制人才?!把芯俊?近年來,通過與中國農科院、西藏農科院、云南農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合作, 園區已成功完成40多種經濟作物的試種,其中20多種作物種植手冊已編輯完成。2019年,拉薩市科技局高原生物研究所落戶園區,為園區科研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創新產品流通機制
曲水縣根據實際情況,研究出臺了《曲水縣電子商務進農村實施方案》和《曲水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已完成14個電子商務服務站點建設,其中除聶當鄉外的鄉鎮覆蓋率100%,村覆蓋率82.4%。配備物流車輛、物流倉儲、冷庫及相應的配套設施;解決從曲水縣城到各鄉鎮服務站的物流和產品上下行配送,完成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任務。通過拉薩物流總公司整合相關物流資源,曲水縣與之合作打通物流。
(四)創新多主體培養模式
通過多年的經驗,園區培育了一批適合區域農業產業結構的新型經營主體。通過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初步形成了以國有企業為主導,產業合作社為補充,以優質農民為主要精力的產業發展隊伍。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緊密合作,用專業資源提升了農民培訓體系,培養了一批有文化、會經營、善管理的現代農業帶頭人,強化了他們的技能。各類項目資源和合作資源已提供給培訓成績突出的集體和個人,幫助新型經營主體做大做強,從而成為園區產業發展的再生驅動力。
三、經驗與啟示
(一)立足特色資源鞏固第一產業是依托
作為萬畝藏藥材種植的橋頭堡和排頭兵,示范園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在全縣范圍內推廣藏藥材種植,推進工業大麻、山藥、貝母、油葵等藥材新品種試種,推廣郁金香、唐菖蒲、玫瑰、風信子、桃樹、櫻桃、葡萄、藍莓等30余種經濟林花卉種植,打造了獨具高原特色的農業產業集群,為促進推廣
(二)延伸產業鏈,促進第二產業發展是關鍵。
以大力推進農產品深加工,提升產業增值效益為發展理念,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遵循市場規律,結合實際,以特色和質量為出發點,與企業開展訂單式合作,把產品變成商品,進一步提升附加值,把更多的產業增值效益留在園區,留在農民手中。
(三)促進第三產業跨境升級是重點。
在一、二產業發展的同時,打造產業融合發展閉環,必須大力推動第三產業升級,充分發揮第三產業粘合劑作用,實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園區在壯大高原特色農業和特色農產品加工業的同時,積極建設傳統民族旅游景點,依托雄色千年寺完成了農藏醫藥博物館、旅游風情街等景區建設,擴大了產業輻射帶動群眾致富的作用,通過提升客流帶動群眾周邊餐飲、商店等第三產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