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上市公司環境績效榜”和本期醫藥制造業榜單
自2021年起,該報與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聯合發布中國上市公司環境績效動態榜單及行業子榜單。
該分析將行業解讀為“醫藥制造業”,涉及上市公司298家,關聯企業18177家。
醫藥行業生產種類多,生產流程長,原料種類多、數量大,原料利用率低,導致行業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三廢”,廢物成分復雜。如果不能有效治療,可能會帶來很大的危害。其中包括:
制藥行業廢水:部分生產過程涉及的廢水成分復雜,有機物種類多,濃度高,色度深,可能有劇毒;
制藥行業廢氣:部分生產過程涉及多種大氣污染物,包括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氯化氫、氨、氰化物等有毒有害無機污染物。
該榜單旨在基于環境大數據分析醫藥制造業環境污染情況,科學評價相關上市公司環境績效,促進醫藥制造企業踐行環境責任,完善環境信息披露;同時,也希望幫助投資者尋找綠色投資機會,完善ESG責任投資體系,以市場力量推動醫藥制造企業綠色低碳發展。
第一,當前列表周期
名單數據截止日期:2022年3月7日
榜單排名對比:2021年5月14日至2022年3月7日
二、當前行業企業名單
1、涉及上市公司
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環境績效排行榜包括298家上市公司,涉及18177家關聯企業。
三、公司得分統計
分數低于-50: 4。
分數從-50到-6: 65不等。
分數在-6和0: 192之間。
分數大于0: 37
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環境績效排行榜
注:進入上市公司環境績效名單的企業進行分類,大部分自有或主要分子控制企業獲得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正面評價,包括企業環境信用等級為“綠色”,或被主管部門列入監管執法正面名單,或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被列為“A”類企業、龍頭企業,或達到績效先進指標的企業;此外,部分企業無環境違法記錄,或通過審計和環境信息公開確認之前的環境問題已解決,并公開承諾今后如有問題將及時向社會作出公開說明。由于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積極評價, 主要針對有一定生產排污行為的企業,有一定生產排污行為的企業主要從事環境信息公開。所以對進入上市公司環保業績榜的企業進行分類,主要是制造業上市公司。
四、這份榜單的亮點
1.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進展
環境績效得分低于-4的上市公司中,通過2020年年度公告、2021年半年度公告和臨時公告提及自身或關聯企業的環境處罰情況:19家上市公司;在…之中
向社會公開說明處罰和整改情況:15
整改情況沒有說明,但提到了處罰:4家公司。
明確被處罰企業主體:19家。
2.排名靠后的案例(截至2022年3月7日)
東北制藥(000597)
醫藥制造行業上市公司環保業績榜排名倒數第一。
2019年以來,其關聯企業有不良環境記錄13條,涉及關聯企業2家。
天宇股份(300702)
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環保業績榜排名倒數第二。
2019年以來,其關聯企業有10次不良環境記錄,涉及關聯企業3家。
新華制藥(000756)
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環保業績排行榜排名倒數第三。
2019年以來,其關聯企業有17次不良環境記錄,涉及關聯企業5家。
成毅大藥房(603811)
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環保業績排行榜排名倒數第四。
2019年以來,其關聯企業有7次不良環境記錄,涉及2家關聯企業。
萬邦德(002082)
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環保業績排行榜排名倒數第五。
2019年以來,其關聯企業有2次不良環境記錄,涉及關聯企業1家。
3.排名下降案例(2021年5月14日至2022年3月7日)
新華制藥(000756)
環境績效得分為-79.10,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環境績效排行榜排名倒數第二。
環境績效得分較上期下降73.71分,全部a股排名下降1258位。
2021年,上市公司本身被投訴異味擾民。2022年1月和2月,分別因“排污口未納入排污許可證管理的環境違法行為”和“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方向與排污許可證不符的環境違法行為”被淄博市生態環境局罰款,分別涉及12.125萬元和13.25萬元。
全資子公司山東新華萬博化工有限公司于2022年1月和2月因在重污染天氣橙色預警期和二級臭氧控制期“未落實應急控制措施”和“污染物排放方式和去向與排污許可證不符的環境違法行為”被淄博市生態環境局罰款,分別涉及87500元和81875元。
全資公司新華制藥(壽光)有限公司于2021年因“未及時維護氨儲罐排氣管法蘭,造成物料泄漏”被濰坊市生態環境局罰款6.5萬元。
控股子公司淄博新華-百力高制藥有限公司因“污染物排放方式和方向與排污許可證不符的環境違法行為”,于2022年2月被淄博市生態環境局罰款81875元。
2021年,關聯公司燦盛藥業(淄博)有限公司因“排污口位置或數量不符合排污許可證要求的環境違法行為”被淄博市生態環境局罰款9.3萬元。
截至目前,尚未通過公開渠道獲得新華制藥對前述環境違法行為的公開說明。
成毅大藥房(603811)
環境績效得分為-53.61,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在環境績效榜單中排名倒數第四。
環境績效得分較上期下降43.71分,全部a股排名下降923位。
子公司江蘇成毅制藥有限公司因“7家單位生產的產品未通過三同時驗收”,于2021年被清江浦生態環境局罰款78萬元。
成毅藥業通過2021年半年報提及上述處罰,但未說明整改情況。
凱普生物(300639)
環境績效得分為-39.61,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在環境績效榜單中排名倒數第七。
環境績效得分較上期下降39.61分,全部a股排名下降2859位。
2021年,子公司Xi安凱普醫學檢驗有限公司因“未辦理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手續”被Xi安生態環境局罰款兩次,累計金額25萬元。
截至目前,開普生物尚未通過公開渠道獲得關于子公司前述環境違法行為的公開說明。
仁和大藥房(000650)
環境績效得分為-39.44,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在環境績效榜單中排名倒數第八。
環境績效得分較上期下降39.44分,全部a股排名下降2735位。
全資子公司江西銅鼓仁和藥業有限公司因“涉嫌篡改、偽造監測數據逃避監管排放水污染物”,于2021年被宜春銅鼓生態環境局罰款13萬元。
仁和藥業在深交所互動平臺回應子公司江西銅鼓仁和藥業因環境違法受到行政處罰一事時表示,“公司第一時間對責任人員進行了處理,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了整改,現已整改完畢。目前未對社會和公司生產經營造成影響?!?/p>
控股子公司江西制藥2020年因“總氮超標”被南昌市生態環境局罰款20.1萬元。
仁和藥業通過2021年半年報回應對子公司江西制藥的處罰?!笆鹿拾l生后,公司查找原因,有針對性地完善了環保設施,加強了工藝管理,提高了污水處理水平,現在這一指標完全達到了排放標準?!?/p>
海正大藥房(600267)
環境績效得分為-38.13,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在環境績效榜單中排名倒數第十。
環境績效得分較上期下降35分,全部a股排名下降1337位。
2020年、2021年,上市公司自身分別因“大氣污染物超標排放”、“水污染物超標排放”、“拆除Y53生產車間時未采取相應措施防治土壤污染,未制定并落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被臺州市生態環境局罰款3次,累計金額65萬余元。
截至目前,尚未通過公開渠道獲得海正藥業對前述環境違法行為的公開說明。
4.排名上升案例(2021年5月14日至2022年3月7日)
賽拓生物(300583)
環境績效得分為0.31,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在環境績效排行榜中排名第28位。
環境績效得分較上期上升17.84分,全部a股排名上升3566位。
針對過去出現的環境問題,齋藤生物公開披露了更完整、詳細的信息,以確認相關問題已經解決,并公開承諾,如果今后出現問題,將及時向公眾說明。
山東省企業環境信用評價系統顯示,其環境信用等級為“綠色”。
向日葵大藥房(002737)
環境績效得分為0.44,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在環境績效榜單中排名第25位。
環境績效得分較上期上升6.42分,全部a股排名上升3158位。
子公司黑龍江葵花藥業有限公司、葵花藥業集團(伊春)有限公司、葵花藥業集團佳木斯廬陵制藥有限公司、葵花藥業集團重慶小葵花兒童制藥有限公司、葵花藥業集團(襄陽)隆眾有限公司被當地生態環境局列入“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正面名單企業”。
常山大藥房(300255)
環境績效得分為0.83,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在環境績效排行榜中排名第15位。
環境績效得分較上期上升3.6分,全部a股排名上升2894位。
上市公司本身,2020年“重污染天氣重點行業業績分級”結果為b級。
上市公司本身在2022年被石家莊市生態環境局列入“監管執法正面清單”。
紅日大藥房(300026)
環境績效得分為0.11,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在環境績效排行榜中排名第31位。
環境績效得分較上期上升2.98分,全部a股排名上升2742位。
子公司孫公司、蘭州文和醫療器械研發有限公司、湖北中藥有限公司、河北紅日藥業有限公司、合肥沃泰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被當地生態環境局列入“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正面名單企業”。
志飛生物(300122)
環境績效得分為0.84,醫藥制造業上市公司在環境績效榜單中排名第12位。
環境績效得分較上期上升2.86分,全部a股排名上升2815位。
全資子公司安徽智飛龍馬可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被當地生態環境局列入“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正面名單企業”。
五、企業環境信息依法公開
生態環境部發布的《企業環境信息依法公開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和《企業環境信息依法公開格式指引》(以下簡稱《格式指引》)自今年2月8日起實施,明確了企業年度環境信息公開報告(以下簡稱年度報告)和臨時環境信息公開報告(公告)編制和發布的規范性要求。
部分上市公司及其合并報表企業因是2021年重點排污單位,或因2021年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追究刑事責任或受到重大行政處罰,是依法應當披露環境信息的主體企業。
我們提醒相關上市公司,在《管理辦法》實施后收到環境處罰決定的,應當對處罰情況進行臨時信息披露,并對已經發生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公開說明。
校對: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