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麻煩你幫我換一下拉鏈,把呢子大衣熨一下?!倍张柪?,一位女士悠閑地走進三和干洗店。
“沒問題,三天就可以取了!”店家顏喜珍放下手中的活放在縫紉機上,雙手接過衣服仔細看了看。
這家三和干洗店,位于辛亥革命博物館東側,已經開了20多年了。59歲的嚴希真說,做生意講究天、地、人的和諧。在鄰居、社區和政府的關心和幫助下,干洗店今天可以在武漢的中心城市開業。
2017年,武漢開展干洗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引導干洗經營單位淘汰開放式干洗機?!拔业娜忾]干洗機就是那個時候更新的。政府補貼兩萬,我只交了一萬多?!鳖佅舱渲钢蓛舻臋C器說。
30平米的店鋪,除了洗衣材料,房租是最主要的成本。新冠肺炎疫情突襲武漢,干洗店突然沒了生意。燕喜珍急得茶飯不思。
“有一天,武昌區的工作人員給我打電話,說按照政策,可以減租半年?!彼钌畹厮闪艘豢跉?,干洗店又活了過來。
2021年8月,受疫情影響,干洗店免交兩個月房租?!耙磺耙缓?,就是12800元?!毖嘞舱涓屑ぬ榱?。
除了真金白銀的支持,社會各界無微不至的關懷也讓顏喜珍倍感溫暖。
“為了方便居民,擴大三和的潛在客戶,社區特意把干洗店作為便民服務點,并打出了牌子?!遍L河北村社區主任詹喜祥介紹,閆喜珍在為居民免費做針線活的學雷鋒服務活動中,積累了良好的口碑和人氣。
詹希祥說,小區是老房子,沒有物業。不管是店里的電線老化需要重新布線,還是下水道堵塞,只要和社區反應,都是快速響應。社區能解決的,馬上解決。需要尋求街道支持,他們趕緊報了名。
干洗和水洗,皮衣保養,縫紉和修補,定做窗簾,衣服染色...閆喜珍在這個30平米的干洗店里開拓了一片天地?!艾F在店里回頭客很多,光會員就有1000多人。就在前幾天,一個老客戶把黃陂區的衣服郵寄過來讓我換!”閆喜珍欣慰地說。
(記者張銳·夏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