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快消品B2B遇冷的一年。據統計,從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除去農村綜合B2B電商匯通投入的50億元戰略投資,以及Meicai.com和宋小財分別投入的4.5億美元和2.3億元融資,圍繞便利店場景的狹義快消品B2B企業僅獲得了總計9億元的投資。與前一階段同期相比,投資額明顯下降。
與此同時,不少快消B2B公司紛紛傳出裁員、欠薪甚至倒閉的消息,其中不乏在快消B2B行業處于領先地位的知名企業。一時間,對快速發展的B2B的質疑甚囂塵上。一些行業的人也開始審視自己:快消B2B真的有前途嗎?
就在行業進入所謂的“冷靜期”時,有一家公司宣布盈利,這就是專注于華中地區快消B2B供應鏈的新高橋。據了解,近日,新高橋宣布今年上半年盈利1000萬。據新高橋創始人唐介紹,利潤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品牌加盟、商品差價、新品推廣。
快消品B2B自2013、2014年興起以來,僅發展了四五年,尚未形成處于絕對壟斷地位的巨頭。在行業內部,一直有很多關于B2B發展模式的爭論,有的在討論是控制商品還是店鋪,有的在討論是控制區域還是全國...熱烈的氣氛其實反映了快消B2B人群的焦慮:我們該怎么做才能在快消B2B中占得先機?
新高橋的盈利恰恰證明了淘汰B2B的迫切性。作為區域B2B的代表,新高橋一直堅持的理念是,做一個國家不是不可以,但在資金和人力有限的情況下,必須先把區域做好,才能生存。如今,新高橋的盈利似乎支持了唐的這一觀點。在眾多B2B平臺瘋狂擴張、前途未卜的時候,新高橋堅信B2B模式,深耕區域,以千萬利潤在快速發展的B2B平臺競爭中優雅生存。
正如唐所說:“渠道商在快消品行業發展了幾十年,怎么可能不在B2B發展呢?”快消B2B很苦,是一個需要做的行業。通過這次盈利,希望給業內人士一些信心,證明B2B是有前途的。"
中國快消品市場巨大,不同品牌、不同地區的市場特點不一樣,整合難度很大。一種模式不可能覆蓋所有企業,一點點暫時的挫敗也阻擋不了整個行業的未來。對于B2B企業來說,著急是沒有用的。一步一步把事情做好,才有明天。
目前,快消B2B在經歷了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的爆發后,已經進入相對理性的探索階段。唐預測,未來兩年快速發展的B2B將迎來更大的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