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中國快遞業發展迅速??爝f業務量從零起步,到2017年達到400.6億件,占全球40%,連續4年位居全球第一。如今,中國鐵路貨運量、公路貨運量和周轉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民航貨郵周轉量居世界第二。
“送貨速度超級快。剛下單十幾分鐘,電話居然響了!”家住上海嘉定區的陸女士在電商平臺上買了一款化妝品,送貨速度讓她大吃一驚。今年“618”電商促銷,“平均40分鐘送達,最快只需8分鐘”成為一大亮點。不少買家在評價中表示,這種網上下單、樓下發貨的“分分鐘送達”,堪稱“史上最快快遞”。
與過去當地交通不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即使是漂洋過海的外國商品,只要下船就可以運到全國各地。改革開放40年來,空間上平行或交錯的路網、軌道、航路、水運口岸“斷點”被打通,“缺口”被填平,實現了交叉互通,不僅加快了貨運發展,也加快了區域經濟乃至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
從無路到無縫連接,物流運輸蓬勃發展。
提貨、清洗、稱重、裝貨、發貨、到港、清關、發貨...不到五天,新鮮的泰國榴蓮就從枝頭送到了你我身邊。這樣的場景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已經司空見慣。幾年前,運輸榴蓮、櫻桃等高檔進口水果,至少需要一個月。二十年前,許多北方人從未聽說過這些熱帶水果,更不用說見過了。
改革開放前,我國交通運輸以鐵路為主,公路等交通方式發展緩慢。1978年底,該國三分之一以上的村莊仍然沒有道路。
“江西井岡山的竹子運不出去,爛在山里;陜西安康有大量黑木耳積壓,老百姓用來墊炕……”這是改革開放初期,各地發給原交通部的電報內容。原交通部總工程師楊回憶,農村實行包產到戶后,農民生產積極性很高,但山區沒有路,嚴重影響了物資運輸。
“困境”不僅限于農村?!按笾谐鞘腥肟诘缆藩M窄,車輛進出困難,造成了嚴重的進出口擁堵;連接沿海主要外貿港口的道路標準低,加劇了船舶和港口的壓力?!睏顚φf道。
“要想富,先修路?!睒闼氐目谔柡俺隽巳嗣袢罕妼煌ㄟ\輸的迫切需求,加快發展公路交通,中國交通要轉向發展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成為共識。
在原交通部政策法規司司長陸看來,貨運加速發展是從“拖拉機能不能上路運輸”的討論開始的。
隨著農村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展,農民有了商品糧和農副產品可供銷售。為了在市場上交換,這時候農村已經形成了分散的、小批量的、短途的“物流”,而農閑季節的拖拉機正好滿足了這種運輸需求。隨著時代的要求,個體運輸戶成為了中國農村最早的一個萬戶群體。
個體運輸的發展沖擊了原有的運輸管理模式。拖拉機允許上路運輸嗎?國內爭論很多。
“有水大家就坐船,有路大家就坐車?!?983年3月召開的全國運輸工作會議定下了寬松的基調,給個體運輸戶吃了一顆“定心丸”。這次會議成為中國交通改革的突破口和轉折點。
政企分開,簡政放權,逐步將沿海港口和長江港口的經營權下放到有關省市;簡政放權,加強行業管理,通過政策拓寬交通建設資金渠道;整頓運輸市場,搞活運輸經濟...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貨運市場的放開,拖拉機很快被高效的貨運卡車所取代,中國的物流運輸發展迅速。
交通運輸業針對“接駁不暢”、“鄰居不見面”等問題,努力補齊中西部地區鐵路運輸和內河運輸的短板。從鐵路、公路、水路到民航、郵政,多式聯運的“無縫銜接”不斷提升貨運效率。
廣東茂名荔枝年產量超過50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五分之一。以前由于交通不便,茂名的荔枝大多直接在附近省市消化,很少銷往長江以北。近年來,新鮮荔枝采摘后通過冷鏈車或空運,第二天下午就能送到北京、上海的消費者手中。曾經“紅塵騎公主笑”的時令水果,如今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
從無到有,再到世界第一,中國快遞異軍突起。
2015年12月25日上午,在國家郵政局郵政服務保障指揮中心,來自全國各地的快遞數據量秒級更新:每秒投遞2911件,每秒代收111件,每秒生成快遞單267張...時鐘指向10點08分,屏幕上數字的變化讓這一刻載入史冊——中國全年快遞業務量首次突破200億件。
第200億封快遞的寄件人蔡是北京一家餐館的服務員。這份快遞將被送回他的家鄉——四川省岳池縣田萍鎮戴家梁村?!翱爝f是給爺爺送的,想讓老人嘗嘗北京的點心特產?!比f勇說,他訂購的快遞12月25日乘飛機離京,經停南京,26日上午飛到成都,27日再由陸路送達。
快遞業作為物流行業的一個重要分支,在我國越來越發達,可以快速送達相對偏遠的地方。人們已經習慣了每天收發快遞的生活,這在幾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改革開放前,國內物流行業沒有“快遞”這個概念。雖然中國郵政于1980年7月開始了EMS(特快專遞服務),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普通郵包仍然是主要的郵政物品??缡“话阈枰畮滋焐踔粮L時間才能到達,收件人還得去郵政部門指定的地方取件。
到了90年代,國內快遞市場才剛剛起步。1993年3月,年僅22歲的王偉向父親借了10萬元,在廣東順德創辦了順豐快遞。同年,申通在上海成立;第二年,ZJS在北京成立...到2000年,中國有數千家快遞公司。
為滿足快遞用戶需求,郵政管理局全面開放國內包裹快遞市場,形成了統一、開放、競爭的快遞市場格局。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整合了10余家全國性品牌快遞企業,豐富了同城快遞、跨境快遞、食品快遞等形式,全國郵政、快遞從業人員多達300萬人。
回顧過去,中國快遞業務量從2006年的10億件,到2014年10月達到100億件,用了近9年的時間。從100億塊到400億塊,只用了三年多。
今年上半年,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220.8億件,同比增長27.5%。在諸多行業面臨下行壓力的時候,異軍突起的中國快遞繼續保持高質量增長,成為經濟發展的一抹“亮色”。
今年前7個月快遞業務量過億,阿里巴巴電商平臺上賣出的每兩個花木就有一個來自這里...獨特的花木產業和蓬勃發展的快遞業,使江蘇省沭陽縣成為全國唯一的“農產品淘寶村集群”。太素華牧CEO喬雪寶最近越來越忙:“每天下午5點前,當天的貨就能送到,江浙滬可以實現次日達。高峰時一天能發10萬件?!笨爝f激活市場的“魔力”讓當地百姓嘗到了甜頭,縣城新河鎮甚至單獨成立了電商快遞園區?!澳壳叭h物流網點350個,從業人員3000多人?!便痍栢]政管理局局長周峰說,10年前, 只有20家分店,員工不到40人。
如今,中國快遞正加速從城市走向農村。國家郵政局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快遞網點鄉鎮覆蓋率已超過90%,2020年將實現全覆蓋。
從“車貨匹配”到“無人配送”,智能物流服務創新升級。
一方面是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是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在經常在江蘇跑貨車運輸的寧夏人李和看來,“找貨”的故事是時代變遷的注腳。
對于貨運司機來說,最寶貴的就是時間?!败囬e置一天,我就難受一天?!崩詈驼f,在貨多的旺季,今天來,明天走;供應淡季的時候就會斷貨。前幾年淡季,他會像無頭蒼蠅一樣在短租、物流園附近的小旅館里找貨,甚至無視電線桿上的小廣告,擔心遇到騙子。
“現在,我們都學會了在網上尋找商品。用‘云滿滿’APP找貨源,比以前方便多了?!崩詈痛蜷_手機,近段時間APP上收到的訂單一目了然,也不像以前那么緊張了,怕被騙。
“云滿滿”等中介服務商平臺利用互聯網搭建貨運司機與貨主的溝通平臺,提供“以車找貨、以貨找車”的信息匹配服務。物流技術服務平臺為貨主和運輸企業提供運輸管理、倉儲管理、運力跟蹤等軟件應用服務。
位于浙江杭州的國家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大屏幕上不斷跳動著國家物流園每批貨物的寄件人、收件人、具體位置、到達時間等信息。從公路到航空,從鐵路到水運,海量的信息和數據在這里匯聚。坐在西湖邊,對全國的物流情況了如指掌。
不同于以往的單打獨斗,傳統物流領域正在積極擁抱互聯網,打破物流信息“孤島”,推動行業提質增效。
"過去,由于商業秘密,客戶不愿意分享訂單信息."寧波中通物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表示,“以國家平臺為中介,供應商和運輸商都愿意與平臺連接數據?!?/p>
數據顯示,自2014年上線以來,已有45萬用戶接入平臺,實現了鐵水、鐵公司、水水、公空、政企、政企等24類業務協同互聯場景。通過信息交換,企業可以降低94%的物流業務差錯率,提高80%的物流合作效率。
業內專家認為,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智慧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將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的轉型升級,成為“新零售”持續優化的中堅力量。
今年“618”電商大促,物流配送效率大幅提升成為新亮點??爝f公司通過預售大數據,提前在消費者附近的倉庫布局爆款商品,將“次日達”、“今日達”升級為“分鐘達”。
除了大數據預測,智能倉儲、無人配送等技術的應用也是一大亮點。自去年申通智能分揀機器人“小黃人”成為“網絡名人”后,各大快遞公司紛紛研發智能分揀系統?!皬拇a垛、包裝、分揀到轉運配送,物流機器人都可以參與其中,不僅減少了人工,而且差錯率幾乎為零?!鄙晖爝f副總裁熊大海表示,隨著智慧物流技術的發展,電商促銷導致的快遞“爆倉”現象已經成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