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千瘡百孔”的過去與“生態優先”的現在——安徽馬鞍山廢棄礦山的“變形儀”
玻璃棧道觀光、漂流等水上游樂項目相繼映入眼簾,獅子、斑馬等數十種動物在秋天盡情嬉戲...國慶期間,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的安徽大青山野生動物世界吸引了眾多游客。他們中的一些人體驗了水上運動,一些人在山野停下來拍照以享受長假。
三年前,這個“網絡名人”生態旅游景區還是一個滿是窟窿的廢棄礦井。安徽大青山野生動物世界管理有限公司以市場化方式對礦山進行了復墾,總投資約1億元。結合礦山生態功能恢復、后續資源開發和產業發展的需要,復墾礦區面積約120畝。2018年開工建設,2020年竣工。
安徽大青山野生動物世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秀金說,該公司利用修復后的礦山建設景觀工程,將一座廢棄礦山變成水上公園,并與野生動物世界項目相結合,建設集生態修復、休閑娛樂、動物觀賞、動物科普為一體的綜合項目。它于2020年5月開業,為當地人民提供了約600個工作崗位。
馬鞍山位于安徽東部,隔長江相望。是一座因鋼而興的資源型城市。隨著礦產資源的長期開發利用,廢棄露天礦伴生的山體裸露、固體廢物堆積、空氣污染等生態環境問題成為城市生態環境的“傷疤”。
為了修復“傷疤”,馬鞍山市近年來積極探索市場化推進礦山生態修復。記者了解到,該市加強礦產資源整合,合理布局全市礦山企業,高效利用礦產資源。整合后,煤礦數量從2005年的300多個減少到現在的43個。
據馬鞍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程介紹,該市根據各礦山的類型、規模、開采方式和地理位置,科學考慮生態修復治理的方案和方法。比如一些廢棄礦山生態環境好,旅游資源豐富,所以城市會通過地質環境治理,恢復礦區的植被和生態環境,吸引綜合性的文化旅游項目,進行旅游開發。
“我們通過邊坡治理、臺階植樹綠化、溝渠整治等措施,初步完成了廢棄礦山的生態恢復和治理?!痹诙∩降V區生態修復現場,馬鞍山圣沃生態修復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張磊說,該公司利用巨大的廢棄礦山資源,通過綜合治理和礦坑回填,有償接收城建渣土,促進自我造血。
“十三五”以來,馬鞍山市將礦山生態修復列為重點工作,大力推進,成效顯著。截至2020年底,馬鞍山已完成64個關閉廢棄礦山的生態修復治理,治理面積1044公頃,投入資金近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