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秋種,倉可期,收成恰到好處。一年的辛勤耕耘,在收獲的季節帶來了豐碩的成果;科學規劃,積極探索,春花秋果,勞動的汗水,給斑竹園鎮帶來了豐收的喜悅。在斑竹園鎮這片紅色的熱土上,收獲的不僅僅是秋天,還有四季。
“仲春時節,羊肚菌成了探測脫貧致富目標的‘雷達蘑菇’?!贝汗饷髅?,溫室下的羊肚菌喜獲豐收。2019年,斑竹園鎮投資90萬元,在小河村建設了7個生產大棚,總面積2800平方米的食用菌生產基地,4個總面積400平方米的烘干大棚。王氏祠村建成大棚33個,共流轉土地20多畝,全部配有供水系統、基地排水設施、供電設備等。,發展羊肚菌產業。每年9月育種,3月采收,從育種到種植,技術管理,疊加栽培,帶著致富希望的羊肚菌喜獲豐收。羊肚菌生產基地畝產400斤, 采摘鮮菇5200斤。市場價50元一斤,每畝純收入15000元。為了便于運輸和保存,生產基地將鮮羊肚菌加工成干香菇,每8-10斤羊肚菌可制成1斤干香菇,每斤干香菇單價600元。今年在王石羊肚菌生產基地和小河村羊肚菌種植基地收獲的新鮮羊肚菌被烘干成600多斤干蘑菇。
“夏至這一天,‘苦’是甜的,到處都是收獲?!遍L嶺關腳下,中藥材基地引人注目。長嶺關中藥材基地種植的藥材種類繁多。由于種植周期短,收益大,元胡是長嶺關村中藥材產業發展的重點。每年10月上半月播種,次年5月收獲。斑竹園鎮應季收獲的元胡,面積100多畝,年產量8萬斤,每畝收入3000元左右。同時,鼓勵散戶種植元胡,積極幫助農民自我發展。當地的黃金農場免費為農民提供優質種苗、技術培訓和服務。為了保證散戶種植元胡的收益, 等元胡長出來,當地的黃金養殖場會回收,散戶種的元胡統一回收,每斤5元。同時,對于種植元胡的散戶,斑竹園鎮政府每年從800元起給予補貼獎勵。各種扶持鼓勵,成功帶動30多戶農戶種植元胡,散戶總種植規模100多畝。
“秋來,填金山倒馬河獼猴桃田,添人民幸福生活的甘甜?!痹诮鹕酱羼R和組,一個大型的獼猴桃基地映入眼簾。第一,“基地+土地流轉+農業工人”。2013年,金寨縣馬和獼猴桃種植合作社成立,以每畝540元的價格將300多畝土地流轉給金山村130名馬和農民。同時招聘長短工200余人,與16名貧困群眾簽訂長期就業協議,年薪3萬余元。二是“基地+村集體經濟”。2019年,斑竹園鎮以“三變基金”向水木莊園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35萬元。近年來,村集體每年從三改基金中獲得2.79萬元的流轉租金和分紅, 增加了村集體的經濟收入。金山村委會已爭取上級資金65萬元,幫助建設安裝基地基礎設施。公司以合作社形式幫助村集體經濟每年增收3.2萬元,自2014年成立合作社以來,已直接或間接帶動73戶224人實現穩定脫貧。2020年獼猴桃產量達到30萬斤,2021年預計產量達到60萬斤以上,產值穩定在500萬元左右。
"冬天,紅色的草莓充滿希望,收獲穩定的幸福."經過一場暴風雪的洗禮,七店村草莓扶貧基地的雙層塑料薄膜露出了“開門紅”,紅紅的草莓散發出陣陣清香,這是七店村的特色產業。2019年,安徽省工商聯扶貧工作隊從合肥企業引進種苗和技術,鼓勵村后備干部李偉與幾個農戶組成“春意園”種植合作社,開辦了20畝草莓種植基地,帶動周邊貧困戶種植“紅巖”草莓。2020年聯系碧桂園集團捐贈部分草莓大棚,繼續將基地擴大到30多畝。兩年來,草莓扶貧基地平均每畝收入2萬元, 帶動了10多戶農民通過土地流轉和就業致富。紅草莓承載著致富的希望,將打造成為七店村的鄉村振興示范品牌。
收獲的季節,你細細品味斑竹園的“濃郁”味道。(熊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