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讓婚禮事件回歸愛情本質——各地積極推進婚俗改革,倡導文明新風。
新娘禮物“減負”,幸福加分。
“我看到的是人,不是錢。很多人認為,彩禮越多,男方對女方越尊重。我不這么認為?!被貞浧鹱约骸傲悴识Y”結婚的決定,家住河北河間市的石靜這樣說。
近年來,各地高價彩禮的新聞屢見不鮮。在河間的一些村莊,彩禮是“花花綠綠”的——一萬張5元大鈔、一千張百元大鈔和幾張50元大鈔。
高價彩禮、大規?;槎Y儀式給很多家庭帶來沉重負擔,產生浪費、攀比等問題,也對社會風氣造成不良影響。
為此,河間市通過邀請道德模范等當地有影響力的人士,為“零彩禮”、“低彩禮”的新人頒發結婚證,倡導莊重簡約的婚禮新風尚。如今,當地“愛面子、吃虧”和“撐起門面搭建債務平臺”的現象得到了有效緩解。
湖南澧縣倡導節儉婚宴,控制婚宴菜品數量和重量,鼓勵餐后包裝,杜絕舌尖上的浪費,確立了單方面舉辦婚宴不超過20桌、男女合辦不超過30桌的標準。
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舉辦單身人士慈善相親活動,同時宣傳文明婚俗新風尚,并邀請參加活動的年輕人簽署杜絕天價彩禮、豪華婚宴等提案。
河南省寧陵縣從黨員干部、教師、戰士入手,提倡彩禮不超過3萬元,隨從不高于100元。
“大部分試驗區將婚俗改革納入村規民約,明確了婚姻事項辦理程序,制定了身高限制標準,有效減輕了群眾的婚姻負擔?!泵裾可鐣聞账舅鹃L王金華說。
新婚,移風易俗。
江蘇省東臺市是“董永七仙女愛情傳說”的發源地。東臺婚姻登記處位于東臺西溪旅游文化景區董永七仙女文化園內。年輕人登記領證后,往往會換上漢服觀光,體驗“神仙眷侶”時空下的婚俗文化。
如何復興舊傳統是各地推進婚俗改革的關鍵問題。
遼寧省沈陽市皇姑區立足多民族融合的現實,向公眾免費展示婚俗文化史料,傳承民族婚俗禮儀文化。
重慶大足區圍繞大足石雕“慈、善、孝、義、誠”、“愛、和、孝”的優秀傳統文化,打造“博物館、婚俗文化展示館、婚姻主題街”的婚姻家庭文化陣地。
在四川成都武侯區注冊了“天府有喜”品牌,通過建立婚俗文化墻、設立愛情主題打卡點等方式挖掘婚俗文化遺產。
此外,針對當代年輕人的新需求、新理念,各地積極創新,推動婚慶禮儀與時俱進。
廣東廣州發布婚禮旅游行業十大“甜蜜榜”和十大婚禮旅游線路,探索“婚禮+旅游”發展新模式。
內蒙古包頭市青山區將婚姻登記現場搬到了市內草原,為新人營造獨特的登記氛圍。
"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婚俗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王金華說,新時代的婚俗文化既要繼承和發展傳統婚俗文化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規范,又要根據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進行創新。
婚姻咨詢,培養家風
前不久,在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大槐樹村的一戶村民家中,當地婚姻登記處的心理咨詢師帶來的一堂婚姻家庭課,吸引了不少前來取經的村民。在婚姻家庭咨詢等措施的影響下,人們不再比較誰的婚宴更大,而是比哪段婚姻更和諧,對自己在婚姻家庭中的責任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邀請社會專業人士加入是提高咨詢質量的重要途徑。
內蒙古烏蘭察布集寧區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聘請社工和社會工作者,為群眾提供專業服務和輔導。
河南開封禹王臺區聯合律師等專業人士,幫助當地人進行婚后心理調適,掌握家庭技能。
許多領域也在積極探索和應用新技術。
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民政部門開發了手機軟件,給新人做婚前檢查,幫助他們加快回答問題的角色轉變。在吉林省永吉縣,民政部門與社會組織合作,將家庭美德教育、化解夫妻矛盾系列講座制作成音頻課程,通過微信微信官方賬號發布。
如今,婚姻家庭咨詢變得越來越流行。據了解,縣級以上婚姻登記處婚姻家庭咨詢室覆蓋率已達70.2%。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覆蓋率將達到80%。
“做好婚俗改革,讓婚禮事件回歸愛情本質,是一個系統工程。下一步,民政部將繼續指導各地綜合運用各種手段,通過‘以點帶面’的工作方式,保障全社會婚姻家庭的和諧幸福?!蓖踅鹑A說。
河北省邯鄲市肥鄉區等17個單位被確定為第二批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