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 39又稱code 3 of 9,是intermec于1974年發明的一種條形碼系統,也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條形碼系統之一,尤其是在非零售行業。Code39可以表示數字、英文字母和“-”、”等44個符號、"、"/"、+"、" % "、$ "、* "和空格,其中" * "僅用作起始符和終止符。如圖所示:
Code39碼因其編碼規則簡單、誤碼率最高、能代表的字符數量大而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
Code39代碼只有兩種單元寬度-寬單元和窄單元。寬單元的寬度是窄單元的1至3倍,一般多2倍、2.5倍或3倍。代碼39的每個字符由九個單位組成,包括三個寬單位和其余的窄單位,所以它被稱為代碼39。
Code39代碼的特點:
1.每個字符由9個元素組成,包括5個條和4個空格,字符之間有一個空格。
2.共有44個字符(0-9,A-Z,-,。、空格、*、$、/、+、%),可以表示數字、字母等符號。
3.通常以“*”號作為起始符號和結束符號(*號僅用于此目的),沒有校驗碼。
4.具有自檢功能
5.可以表示全ASCII字符集和中密度條碼。
6.Code39和code93具有相同的字符集,但是Code93的密度高于Code39。如果面積不足,可以用代碼93代替代碼39。
以上是對Code39特點的介紹。如果想進一步了解條碼系統,可以去條碼生成軟件網站找相應的教程,這里就不詳細描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