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記者從金州公司獲悉,自今年秋檢以來,西藏山南供電公司員工再也不用坐在地板上進行光纖接續作業,一種便攜式多功能光纖接續盒消除了傳統接續方式的種種弊端。這項實用新型專利的發明人是遼寧錦州供電公司援藏工人王興。
經過嚴格選拔,2014年6月,金洲公司ict中心專員王興進入西藏山南供電公司,開始了為期18個月的援藏工作。在此期間,王興不僅主持了多項重要的技術改造項目,還制定了山南公司電網信息與通信專業長、中、短期技術改造的詳細計劃。他培養的青年工人已成為山南公司重要崗位的骨干。
不僅如此,王興經過半年的設計、修改和完善,發明了“便攜式多功能光纖接線盒”。光纖接續是供電企業ICT專業常見的做法,其間大量的現場作業都是在野外進行的。像最常見的24芯光纖連接一樣,即使是熟練的人員也需要2個小時才能完成。
在西藏,包括山南供電公司在內的很多供電公司,無論現場環境多么惡劣,總是席地而坐。這種方法不僅使工人的工作環境變得困難和低效,而且容易因意外碰撞而導致纖維斷裂。另外,由于傳統的拼接平臺不穩定,操作不當會導致光纖切割角度大,重新切割,增加了光纖拼接的難度。王興發明的便攜式多功能光纖接線盒不僅消除了傳統方法的種種弊端,而且工作效率提高了一倍。
2015年12月,王興順利完成援藏任務后,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報了發明專利,同時頻繁與天津樣品廠家溝通,修改完善設計。該發明獲得國家專利時,光纖接線盒也完成了產品定型。目前,本發明已成為西藏山南等供電公司光纖連接的高效安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