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是他們在販賣焦慮,不如說是互聯網的連接放大了這種焦慮,把小部分人的焦慮放大成大部分人的焦慮,最終把快速發展的B2B放在聚光燈下,被迫接受大眾的審判和質疑?!?/p>
1/陣痛中的裂變
2012年,阿里退出香港,給渴望B2B的人們帶來一記響亮的耳光。有人懷疑,有人不知所措,有人嘆息,激情就像哽住的喉嚨,帶著令人窒息的掙扎,讓很多人選擇死亡,回歸平淡。然而,在這種平淡的背后,大多數人選擇逃避,假裝平靜,隱藏著對現實的焦慮和對未來的焦慮。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在恐懼中選擇接受所謂的失敗。有一群人,把焦慮變成不甘,只是為了證明一切并沒有完全結束。這個小組包括三個熱情的年輕人,他們聚集在上海一個嶄新的辦公室里,激烈地討論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他們的項目剛剛完成第一輪融資,正在進行大膽的嘗試。當時他們并不知道,一個想法的萌發,即將引發整個行業的震動,敲開一個以交易為核心的新時代。
不只是這群人選擇不斷探索,顯然這個新生事物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更多的人選擇借鑒和提高。那個時候,高速發展的消費互聯網已經日趨飽和,溢出的人才和資本無處容身。在政策和市場的推動下,大量資源開始向消費產業互聯網靠攏,產生了第一批迅速淘汰B2B的互聯網創業者。
“淘寶的成功讓我看到了電子商務背后潛在的巨大市場。如果這種模式被復制,是否意味著在其他垂直市場也能產生如此巨大的規模?”何牧表達了自己創業的初衷。他曾經是快消品B2B的第一批創業者之一。
何牧的想法不能代表所有同行,但在那個時間節點上,確實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創業者一致選擇實踐。隨之而來的是一些快消B2B平臺的興起,這些平臺以小店訂貨起家,通過互聯網連接實現上下游的高效匹配。
2013年,更多快消B2B平臺誕生。他們踐行平臺的互聯網價值,實現兩端匹配,同時開始向供應鏈延伸,注重線下效率和互聯網效率的連接和融合。
“當時有很多媒體對我們的報道,對整個市場來說都很新鮮?!睏铎谡f,快消B2B在創業之初非?;鸨?,但相比市場的看好,更多的是外界對這個新物種的好奇:“就像現在大家都在關注盒馬鮮生一樣?!?/p>
楊熠是一名電子商務企業家。在C端試刀之后,他選擇繼續耕耘B端的沃土?!爸辽龠€不夠擁擠,還有很多金礦沒有挖掘出來?!?/p>
2014年,新興的快消B2B平臺繼續成長,在原有行業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平臺的渠道價值,試圖取代傳統渠道。此時,更多的快消品牌運營商、分銷渠道經理、零售業資深人士也站在了快消B2B的軌道上,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探討快消B2B的真諦。今年,阿里巴巴正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當時快消的B2B們更多的是對行業和未來的期待,而不是擔憂。國內B2B的領頭羊在二級市場再次被認可,找鋼網的格局正在迅速發酵并向各行業蔓延,快消B2B平臺的格局和價值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 hellip& hellip
千變萬化的市場讓探路者眼花繚亂,市場在加速,但他們沒想到會這么快。
一切發生得太快了。
2/風口和風景
據托比研究的不完全統計,2013-2015年短短三年時間,出現了大量快消B2B平臺,2013年有13家,2014年有22家。2015年,快消品B2B迎來發展高潮,新興平臺41個,超過以往任何一年。與此同時,資本也紛紛涌入,加入快消B2B的盛宴。
“快消品是離消費者最近的領域,所以我們相信從產業角度來看,它會率先爆發”,一位投資快消品B2B平臺的基金合伙人透露了當時的猜測。
2015年也是資本聚焦快消B2B的一年。新投資的企業,源源不斷的投資平臺,大規模的融資事件,都在以前所未有的增速和規模刷新著大眾對快消B2B的認知。當時平臺之間動作頻頻,企業合作的新聞不斷,鋪天蓋地的PR稿加上輿論的渲染和媒體曝光率的快速增長,使得一舉消滅B2B成為業界追捧的熱點新聞。
“2015年是垂直B2B電商的天下,各行業電商異軍突起。是B2B電子商務元年,也是B2B電子商務的春天。B2B這種快消品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零售業資深人士老譚說。
這種發展熱潮一直持續到2016年上半年,大量十億美元融資的出現,讓快消品B2B再次成為吸金之王,接受了市場的熱捧。然而,在聚光燈下,平凡的超越獨特性也不免被染上一層光環,但聚光燈下的耀眼光芒卻讓很多人誤以為是光環。
“風口來了,快節奏的B2B飛上了天,看到了美景。資本抬高平臺,不斷循環,導致上漲。大家看到飛上天的豬都變成了快消B2B?!币晃粍撏队^察人士這樣描述當時的資本市場。
同時,市場的高度活躍帶來了市場的高度認可和預期,估值被一再上調。很多平臺都進入了獨角獸的名單,甚至一度超越B2B 2.0的平臺代表都坐上了B2B平臺估值榜的頭把交椅。
“那時候大家都把自己的發展模式當成一種信仰”,一位曾經在快消品B2B平臺工作過的經理透露。
但持續的回暖帶來的不全是自信,還有煩惱:“看到一些企業在資本的推動下估值飆升,我們會感到一些壓力。如果趕不上這個融資速度,我們會被淘汰嗎?“作為一個尚未被投票的平臺創業者,鄭宇表達了自己的焦慮:資本的加入加大了跑者之間的距離,也給不斷被超越的選手帶來了焦慮。
如果說創業者的進入給行業帶來了種子,那么資本的席卷給這片土地帶來了豐沛的雨水和充足的肥料。資本的催化大大縮短了平臺的成長時間,加快了這塊土地的開發步伐。隨著新玩家的不斷進入,越來越多的企業獲得了大額融資,平臺之間的擴張速度也在加快。一方面通過價格補貼來提高市場滲透率,另一方面通過拓展區域市場來進一步擴大平臺自身的版圖。
“大家都在打價格戰,想占領市場就必須燒錢?!编嵱罱忉屨f價格戰是最后的手段。雖然很多人意識到價格戰不是長久之計,但在誘人的蛋糕面前,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爬梯子、長桿去夠,而不是冒著美味落入其他覬覦者手中的風險。繞道一步一步靠近蛋糕。畢竟速度和規模一般被認為是現階段最重要的市場機會的代名詞。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知道這種方式的尋求者決定加快為他們建造梯子和長桿,回歸市場本身,這意味著高速擴張和大規模的倉庫建設。公開數據顯示,部分平臺甚至在半年內實現了10000+門店的覆蓋,部分平臺踐行了一年擴張50個城市的高速擴張策略。
當時迅速淘汰B2B的創業者,是聚光燈下的明星,是跑道上不斷超越對手的潛力股,是美味的覬覦者,是行業的探路者??焖俚臄U張和實際的反饋,讓他們對快消B2B平臺的發展有了更加現實的認知和理性的判斷。他們逐漸加深了對快消B2B的理解,開始正視之前思維和模式的沖突。波蘭人之間的對立,在他們初生牛犢的時候,似乎逐漸變成了無知和魯莽。
“B2B的價值在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不是取代傳統渠道?!痹絹碓蕉嗟娜艘庾R到,傳統渠道的淘汰是一個偽命題,互聯網價值的體現并不能完全否定原有的市場運營體系,傳統渠道依然有其存在的價值和不可替代性。
“城市交通需要新的地鐵,也需要傳統公共交通的補充,快消品也是如此,這是一個綜合市場?!眲摌I者宋然表達了自己對快消品B2B的理解。
雖然對B2B與傳統渠道共存有約定,但投資人齊威表達了自己不同的看法:“B2B領域沒有顛覆,只有幫助,B2B的價值在于合作,是對行業的資源補充?!饼R威領導了許多B2B公司,但沒有涉足快速消費品領域。
雖然在B2B的市場定位上存在分歧,但這種分歧間接轉化為快消品發展的動力。對價值的探索,對模式的演繹,對終端的思考,都驅動快消品從一個想獨領風騷的獨行者,變成了與行業共享的共創者??煜鸅2B不再與傳統渠道對立,交易和服務深度融合,線上線下也從對立走向融合。
這種融合的趨勢在2016年馬云提出“新零售”后徹底釋放。此次發布最直接的體現就是阿里巴巴海量宣布從終端門店進軍快消B2B。
2016年,阿里和JD.COM都加入了快速淘汰B2B的競賽。
3/風口沒了,暴風雨要來了。
2016年對于快消B2B來說是冰與火的一年。
上半年大規模融資繼續刷新紀錄。屆時,便利店、傳統超市、物流巨頭、地產巨頭等玩家紛紛進入或準備進入快消B2B的戰場,使得快消B2B領域更加擁擠。
快消賽道不再是B2B和B2C的單獨市場。B2B平臺的連接把品牌、終端店、消費者聯系在一起。著眼于市場本身,最直接的體現就是人們不再只關注渠道的價值,從門店切入,或者幫助門店的建設和管理,甚至直接做門店直銷的生意等等。,終端賣場逐漸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早在2015年,CCFA就制作了《中國連鎖零售企業經營狀況分析報告》,闡述了便利店業態的發展態勢:在業態上,便利店具有較強的抵御電商的能力,同時適應了消費需求的升級轉型,因此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這種發展趨勢在現實中得到了驗證,讓更多業內人士看到了終端店的堅實存在。
阿里JD.COM高調宣布入局后,終端店戰略被徹底點燃。從阿里零售到天貓店,從京東掌柜到JD.COM便利店,兩大B2C電商巨頭都將自己的零售基因帶到了B2B試驗田,從訂購B2B平臺到賦能終端門店,再到數據營銷賦能上游品牌。隨著不斷的嘗試,更多延伸的觸角伸向了B端,連接到了C端,使得市場對快消B2B的認知不再聚焦于B端,而是從消費端切入,關注整個快消B2B。在此基礎上,騰訊以流量生態加入戰局,開啟了新零售與智慧零售的正面較量。新物種不斷涌現,全渠道多業態逐漸成為零售終端的發展趨勢,但這是后話。
隨著阿里JD.COM的進入,蓬勃發展的市場開始漸行漸遠。這種變化在資本領域尤為明顯。2016年下半年,京城天更冷了。雖然在高速增長之后,動作迅速的B2B風險投資人已經逐漸回歸理性,但不可否認的是,電商巨頭的進入確實給部分投資人帶來了焦慮和不安。
“巨頭進來了,留給快速移動的B2B人群成長的時間很少?!蓖顿Y人宏遠表達了對快消B2B的看法。阿里JD.COM宣布正式入局后,再也沒有投過快消B2B平臺。
灰心喪氣或者選擇觀望的投資人不在少數,這從2016年B2B投資的數據就可以看出來。而巨頭帶來的壓力和資本的冷卻,讓消費B2B的創業者迅速陷入焦慮的漩渦。
“很多投資人不知道如何快速淘汰B2B。他們隨風而來,隨風而去,最后行業陷入困境?!逼髽I家老韓表達了自己與資本的糾結。一方面,他對資本的寒流非常失望,但另一方面,作為初創平臺,他仍然需要資本的支持,幫助他進一步完成擴張計劃。
市場的突變,讓危機感很重的鄭宇更加心灰意冷:在資本快速增長的階段,錯失融資,已經被眾多資本明星平臺趕超;巨頭的進入,讓他覺得行業中的中小玩家即將被淘汰。
煩惱不僅僅屬于小玩家。作為曾經的資本明星,胡宇也很擔心:“跑得越快,規模越大,意味著會和這些大佬發生正面沖突,但未來還有硬仗要打?!?/p>
盡管這種焦慮彌漫在一些投資者和企業家身上,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擔心。
零售老玩家高遠表示,平臺不要過分依賴資本,健康的企業即使離開資本也能獨立生存。
該平臺的一位創始人同意這一觀點,但他補充道:“對于初創企業來說,資本仍然非常重要?!?/p>
除了資本的影響,企業家齊海也描述了他對巨頭們的看法:“如果把快消的B2B形容成一把火,巨頭們的進入不會把它撲滅,反而會讓它燒得更旺?!?/p>
“巨頭的進入促進了市場的培育,”企業家魏剛說?!翱焖偬蕴瑽2B容易,做好很難。無論是誰,都不可能回避這個發展命題?!?/p>
宋然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B2B就是巷戰。再好的武器裝備,也未必能打贏這場仗。關鍵是看誰更接地氣,更接地氣?!?/p>
做連鎖品牌起家的常鑫表達了不同的想法:“現在談競爭還為時過早,市場足夠大?,F在是平臺積累發展的時候了,做好差異化和對抗才是后來?!?/p>
當然,說到這個話題,很多創業者都選擇避而不談?;蛟S,與上述可以坦然流露的感受相比,更多的人無法選擇用文字來簡單概括當時的復雜感受。
那么,巨頭的進入帶來的是絕望還是覺醒?
沒有人能給出明確的答案。每個人都身處其中,經歷、感受、見證著這段看似平凡卻又不平凡的時光。
巨頭們正在加速布局,各種產業巨頭紛紛涌入。還是有企業獲得了投資,也有企業出局了。有人焦慮,有人自信,市場瞬息萬變。每時每刻都有看得見或看不見的變化,它們的結合最終帶來了行業的巨變。
2018年1月,D平臺獲得巨額融資,這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但是,你在舞臺上面對的,可能是聚光燈,也可能是魔鏡。你不知道下一秒是美照還是素顏照會曝光。這一次,燈光下的鏡頭選擇了真相,揭露的真相觸碰了法律的底線,讓本來就處于風口浪尖的存在再次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但這一次,謊言被戳破,童話破滅,皇冠掉了,風口走了,飛上天的明星重重地摔了下來。
暴風雨要來了。
D平臺事件就像瘟疫一樣,迅速發酵,席卷整個市場。之前倒下的平臺被打包在一起,“死亡清單”和“死亡名單”被推上熱門話題欄目,迫使那些已經悄然離開的人,以更可恥的方式,赤裸裸地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不堪和失敗。
不幸的創始人之一老閻,曾經自信滿滿地談論侃侃,但在這種不體面的“風光”之后,沉默成了他更多時候的回應。
“熱鬧屬于B2C,B2B的本質應該是安靜和理性?!睒I內人士徐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在跌下神壇之后,快消品B2B并沒有回歸平凡?!翱焖傧麥鏐2B是偽命題嗎?”“資本不看好B2B?”“B2B有前途嗎?”一連串的問題讓快消品B2B再次成為聚光燈,但這一次周圍的光影不再給人錯覺。讓人生疑。
4/干燥季節的破碎和靜置
暴曬和熱氣夾雜著粘稠的汗水,難免讓人焦慮和厭煩。這是一個焦慮的季節,無論是盛夏的路人,還是快節奏的B2B人群。
逝去之后,留下的是斷壁殘垣,而以此為生的快節奏B2B們,卻沒什么可抱怨的。他們要么選擇另辟蹊徑,要么選擇重建家園。畢竟留下來是一件幸運的事。
這就是一些人眼中的快消B2B,至少不再是以前的繁華。轉型之難,盈利之難,籠罩在行業上空的死亡陰影,都意味著行業需要脫胎換骨,重建。
“快速淘汰B2B是不是一文不值?”某知名投資合伙人直言不諱地問,他有一點相信,快消B2B平臺在實現自我價值之前,會陷入這一波創業浪潮。
“與其說是小店,不如說是快消B2B在支撐快消B2B。沒有小店的支撐,快消B2B無法生存到現在,需要尋找出路,而不是一味的依賴?!眲摌I者宋然表達了對快速發展的B2B的思考。之前的風波并沒有影響到他和他的團隊。究其原因,他將此歸因于公司的發展戰略:“我們不燒錢,但也不過度追求速度和規模。精準用戶、用戶粘度、效率轉化是我們最看重的?!?/p>
魏剛也是聲稱不受影響的平臺創始人之一。他把這背后的原因總結為:實用性?!拔覀儾幻つ繑U張,我們堅持一步一步來,而不是找捷徑去跳?!痹陲L暴最盛的時候,他為平臺獲得了大量融資。
事實上,與預期的負面反應相比,更多的人傳遞的是一種積極的期待和力量。至少,大眾眼中快消B2B的面貌,并不完全是快消B2B人眼中的景象。不可否認,掉下神壇后的快手B2B們或多或少都陷入了焦慮,但比起現實中的焦慮,他們更害怕的是輿論帶來的災難。
“大家都在賣焦慮,把焦慮變成噱頭。外界將焦慮視為快節奏B2B的代名詞?!崩享n認為,外界的沒落正在極大地壓制快消B2B的增長。
“與其說是他們在販賣焦慮,不如說是互聯網的連接放大了這種焦慮,把小部分人的焦慮放大成大部分人的焦慮,最終把快速發展的B2B放在聚光燈下,被迫接受大眾的審判和質疑?!逼髽I家齊海表達了自己的無奈。
“生老病死是正常的發展規律。創業路上,成功是常態,失敗是常態,是正常的新陳代謝。為什么一定要視為改變?”消費流通領域資深人士莫霖說,雖然在快消的B2B領域還是個新人。
魏鋼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倒了還少見。為什么你更愿意關注那一小部分,把他們的成果等同于整個行業的未來?”
“創業其實很辛苦,創業者也很辛苦。他們在改變世界,推動行業的進步。為什么只看到那些結果而不看到中間的過程?”做零售起家的何沖表達了自己的失望。
相對于快速消費B2B的創業者所要求的市場容忍度和更多的試錯空間,資本更看重的是商業邏輯和創業者本身。
投資人老莫表達了自己不同的思考:“資本是一個放大鏡,可以放大你的優點,也可以放大你的缺點。它可以聚光,也可以反光。關鍵是看自身發展,而不是盲目跟資本走?!?/p>
散戶觀察家李彥說,飛得越高摔得越重,這是正常的漲跌。
“創業者應該關注業務本身,而不是追風?!蓖顿Y人齊威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投資有風,創業無風?!?/p>
雖然眾說紛紜,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追求美食的道路上,選擇捷徑接近蛋糕的人,大多因為自己搭建的梯子不夠穩固,或者因為后續的施工支撐不可持續,或者因為不小心摔倒,而迷失在追求中。而梯子上剩下的“耐人尋味的人”,要么選擇一步一步地繞道走,要么吸取前一條路的痛苦,越來越如履薄冰。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但是,成功沒有捷徑。高收益也意味著高風險。在尋求快速擴張的同時,也意味著承擔同樣的高速增長成本。但快速發展的B2B顯然不只是速度的沖刺賽,它更像是一場障礙賽,需要耐力和細心,需要企業持久的戰斗力。
“欲速則不達,”老人說。
焦慮從何而來?無法用一句話來概括。然而,在個體焦慮蔓延為群體焦慮進而演變為整個行業焦慮的今天,焦慮本身的存在也不容忽視??焖偬蕴瑽2B是偽命題嗎?快消B2B有前途嗎?這個答案不再只是外界想要探究的答案,更是快消B2B人不得不論證的命題。
焦慮是破壞性的,同時也是創造性的。焦慮驅使這群快消B2B的人在沉重的壓力下快速前行,不斷探索,不斷試錯,不斷尋找快消B2B的真諦。焦慮成了他們的動力,給行業帶來了新的活力。
實現了穩定盈利的老譚,正在為行業尋找共同的出路。一度,他言辭犀利,對平臺的發展模式、行業的發展邏輯都有獨到的見解,甚至直接指出不同玩法的漏洞。但現在的他不再是過去的犀利,而是更加深刻和內斂:“任何發展模式都有它的價值,它們有對錯之分?,F在快消的B2B平臺能給行業帶來價值,但能不能給企業本身創造價值,是需要大家努力攻克的課題?!?/p>
“任何事物都有發展的過程,行業在發展,渠道在發展,企業在發展,優秀的企業總會脫穎而出?!笨煜鸅2B的創業者金紅似乎胸有成竹:“一切才剛剛開始?!?/p>
那么,快消B2B的未來在哪里?談及快消B2B的價值,不止一位創業者向筆者透露了對快消B2B未來競爭的猜測:BATJTMD等巨頭將搶占社區入口,競爭將更加激烈,戰局更加難以預料。因此...社區會成為流通消費的下一個戰場嗎?至少,答案不是今天。
當豐沛的雨水沒了,當驕陽似火,當土地干涸,屬于B2B的旱季終于要來了。嬌嫩的花朵枯萎了,細長的枝條和藤蔓彎曲了,無數的生長停止了。但逆境并沒有帶來全部的絕望,它帶來的是更多的堅韌??倳蟹N子從地下冒出來,不怕太陽暴曬,不怕風雨洗禮,吸收周圍貧瘠的滋養,也實現了自我的一步步成長,最終長成參天大樹,看得見最遠的風景,不管風口,不怕倒下。因為它是最堅實的支撐,是最強大的存在。
"消滅B2B的競賽會持續多久?"
“時間是最好的證明?!?/p>
一切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