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16日,由中國電子商務協會B2B行業分會指導,B2B行業專業媒體主辦,百思買、平安銀行、云鳥科技、易到訂單、E簽寶協辦的第二屆中國“互聯網+快消品”高峰論壇在杭舉行。論壇以“開放、協作、賦能”為主題,旨在與B2B行業人士共同探討,共創新零售美好未來。
以下為論壇實錄:
趙波:下午好,朋友們。能留到現在的都是真愛。今天坐了一整天,聽了大咖們精彩的內容。的確,大家對這個行業的產業研究有過深入的思考。對于B2B的人來說,觀察和研究行業,創業一定有自己獨特的價值。今天的話題是“快消B2B與產業鏈如何共贏”,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一下。后面大家介紹一下自己,以及我們能為產業鏈做些什么。你的價值觀在哪里?讓我們從王經理開始。
王朝成:其實B2B和B2C是一樣的。B2C是工廠拿到平臺,中間環節取消,增加了一個鏈條,這就是物流鏈。用大卡車從工廠拉到終端省去了兩個環節,所以B2B還是有它的價值的。B2B是什么概念?法國的一家餐廳,多少錢?13元到15元,這是一頓好飯,差價只有10元。來中國后,經過國代、省代、地方代到終端要多少錢?60元。60元多少錢?128。我們要做什么?我們賣13元到30元,終端從30元。128太多了,就賣給了58。這兩年大概是漲價了。我估計是賣給88的。
如果這個東西能做到,對于法國人來說,法國人有數據。我告訴他在中國哪里賣,他知道中國的發行情況。對于中國的消費者來說,這128元從物流上來說是端到端的,所以哪里有需求,哪里就運。以前我們不知道省城賣多少錢。我們先拿到了省會,省會不知道地級市賣了多少。我們先拿到了各地的代理,所以數據無法端到端,供給端需求完全錯位。如果用B2C來解決供給需求,這個效率太低了,因為B2B,JD.COM加阿里是6%,94%都是小店賣的。B2B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好方法。當然,這是理想的反映。大多數情況下,小B先成立。當有一天實現了端到端,整個產業鏈的效率才能上來。
吳楚明:我們的物聯網其實有兩大價值。首先,我們幫助手機零售店進行生產銷售。手機零售店和其他的不太一樣。我們可以先賣了再進。第二是整個供應鏈整合后,供應鏈的價格會有一個不小的價值優勢。
韓毅:我們主要幫你做配送,主要是從場地到零售終端。
易:大家好,我是易,已經獲得風險投資。我們是一家投資機構?,F在管理200億左右,投資400家左右的公司。截至目前,已有13家公司進行了IPO,其中包括一家名為尚品宅急送的公司。八九年前我們投了,沒有機構投他,因為他當時只是個程序員,想轉型做家?;ヂ摼W方面,2014年我帶陳達投資互聯網。當時是a輪融資。我們投了1億,包括B輪和C輪融資,下一輪D輪融資我們還會繼續支持。這也是我們組織的風格。如果看好一個項目,我們會繼續加價。
錢:我是百世供應鏈的,負責市場和銷售。今天,我們大多數人都在銷售商品。只有我和韓經理在搬貨。這就是我們如何更高效地將商品運送給顧客。剛才有個大咖提到,原來B2B模式只有1.5%左右,占整個GMV,現在可能通過B2B平臺超過6%。其實不同的是我們打通了很多中間環節。其實1.5%雖然看起來很低,但是很多時候搬運是低效的,沒有價值的,只是把貨物從一個倉庫搬到另一個倉庫。Best供應鏈現在能提供的價值,我們靠的是Best這幾年,從快遞的云倉、快遞、供應鏈布局這三個網絡提供的所有基礎設施,能幫助互聯網、B2B平臺、品牌廠商雙方全渠道銷售商品,提供一站式供應鏈解決方案, 不管倉庫還是工廠,到最后一點,不管是2B還是2C。所以在這其中,我們更多的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趙波:我最近有一個想法。我發現一個問題。人們總喜歡標榜自己是B2B的人,但我發現B2B從來就不是一個行業,而是一個產業鏈的集合,包括品牌、經銷商、物流商、金融、IT信息技術。它是一個服務體,覆蓋了很多行業的產業鏈集合。在這個服務體系下,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剛才王先生在接下來的演講中說,傳統的供應鏈是塊切割模式,未來可能會變成垂直切割模式。切入這種模式后發現,類似JD.COM的自建物流、自建供應鏈體系、自有倉庫、自有平臺還有很多,這樣的模式還有很多。它是一個封閉的圓形物體。想問大家一個話題,B2B的未來是開放的還是封閉的?是合作還是自營?
吳楚明:我們現在的情況是既有平臺,又有自營。其實我一開始也沒有說的特別透徹,但這不是特別成熟。事實上,我有個主意。我其實想做一個連接入口。然后這個入口,這個入口以后也會賺錢,現在可以打成平手,但是不能賠錢。因為這個思路,我的產品會是平臺+自營。我們能為所有的貨物得到最好的政策。我肯定希望自營的比例能上去。
王朝成: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這個問題在全世界的新興行業都存在。美國哈佛大學有一位教授。他說,任何行業的新產品通常都是2B,否則客戶體驗不好,因為這個行業很小,沒有人為這個行業做配套的開放模塊。他舉例說,80年代初,他自己做了硬件、軟件和操作系統。他有一個特別好的體驗,但是當電腦市場越做越大的時候,有做芯片的人,比如組裝電腦的英特爾,戴爾,做電腦操作系統的Windows。為什么1980年市場太???你剛開始做獨立公司的時候,營業額太低,沒有配套設施,也沒有廠商來找你,但是Google上來之后,開始開放, 而安卓起來了。這就是五金行業。JD.COM的這家公司是因為中國的B2B沒有在中國起步。
以你今天的規模,B2B電商在國內已經很大了,互聯網技術也很好,流量也比較成熟,所以就像很多電商公司,包括互聯網電商一樣,我也會用這個思路來看待B2B。坦白說,B2B還是最有效的整合,我們、Best Shop Plus、惠民基本都是自己做。我們經常找云鳥,云鳥的司機是一個平臺。有時候你的業務太分散,我們覺得還是挺好的。我們的巔峰也不穩定。夏天很大,冬天下來??偟膩碚f,目前還是各個公司的物流。不需要自己物流的話,貨就上上下下,熟練會帶來很多好處。我相信隨著B2B的規模越來越大,會有專門的人來為我們做物流。會有特別的人來支持, 而凈利潤的千分之二就在這三個點上,所以現在的支付是B2B,所以這個支付你上不去,但是你會上來。我相信銀聯、阿里、微信都不是傻子。為什么不做這么大的B2B量?但是里面有很多缺陷,比如反洗錢或者很多東西。B2B支付現在還沒起來。未來,我相信一開始市場并不大。隨著模塊化產業規模越來越大,他會從封閉的一個模塊走上一個模塊。到了那一天,我相信大的B2B公司一定會用這個模塊,但是如果你像現在的百世一樣什么都自己做,比如你同時對社會開放,今天的JD.COM就是這樣。
趙波:聽韓先生說,作為這個行業的服務商,您是如何看待這個市場的?王老師說要關了,那我們作為服務商怎么看?
韓毅:我們是服務提供商,所以肯定支持開放,否則會失去業務,所以我的觀點會是開放的。原來的B2B有幾個問題。一個問題是大家都覺得B2B很不一樣。其實這里有個問題。其實在B2C的今天,你并不是很在意這個包裹里是什么。包裝后,不僅對承運人有利,對自己也不利,那么客戶的滿意度就會降低。那你發現了什么?這和正確包裝里面的東西沒有關系。這個東西其實是物流標準化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你不太在乎是化妝品,衣服,還是玩具。有個包就夠了。換句話說,物流行業一般屬于規模效益,也就是剛才王老師說的對,絕對是海量。外部體積遠遠超過你自己的絕對體積, 所以你不可能在物流上獲得成本優勢。你所有的資源共享能力或者管理費用的攤銷都是按倉庫攤銷的。你真的很難不傳播給這么多人。這里有這樣一個游戲。有句話說得好,久離必合,久離不可免。這個世界是不正常的,就是你自己可能管不了。自己管理的話,會面臨很多這樣的it研發。這些東西都是錢,所以我可能是社會垂直分工。
易:我從幾個方面來說一下。第一個是B2B行業的戰略挑戰比較小。我相信這么多B2B公司99.99%的人都在做執行,包括我們對其他B2B公司的投資,都在盡量少的做重大戰略決策。這是第一點,第二是人才的問題,第一是平臺或者自主創業。我覺得沒有問題。畢竟現在的平臺模型軟件,不僅僅是平臺服務好,企業也在用。當時我們投資的時候,有些公司也在做平臺公司。當時我認為平臺交易效率的問題是,當平臺上交易很多的時候,出現非常大的信息不對稱的時候,價值會非常大。當時,人們看到2B,一個工業商店和經銷商, 只解決了區域性問題,沒有解決主要問題。第三個該不該開?以前很少見。雖然我們有錢,可以投幾個億進去,但是你要知道這些軟件包括物流的投入是很貴的。每個月每個季度看報表都有點嚇人。但是你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就像王董事長說的,因為找不到更好的,或者其他服務不好或者成本太高,所以先和很多機構合作,包括這些后勤服務,我們都和很多人合作。后來發現很多還不如自己做。我問這個物流有沒有專業的合作,蘇先生說當然有。我們現在是這個部門的總經理,我們專門收集與相應物流合作伙伴的合作, 包括其他方面。如果有第三方的好伙伴,一定要有開放的合作心態。
錢:因為百世店是建立在百世的物流體系基礎上的,從供應鏈、快遞都搭建了很多基礎設施,供應鏈的基礎設施搭建起來了,所以相對來說百世店的開店速度、鋪設、前端都更快,所以這是因為物流體系搭建起來了。從開放的角度來說,最后我們認為整個物流基礎設施網絡本身是有價值的,所以必須向社會開放共享,因為剛才有幾個人提到了成本問題,特別是如果你自己建倉庫,你會越來越重,特別是在你的業務上。剛才你看到是在京津冀和江浙滬。你往下走,整個物流增長就活不下去了,這個行業本身毛利就很低。因此, 我們必須利用社會的成熟資源。隨著B2B時代的快速發展,相信這樣的供應商會越來越多。我們的內部系統是,我們在上海,我們與韓先生合作,所以這是一個開放的和最好的供應鏈。我們的綜合倉儲和配送服務發展迅速。這是毫無疑問的。
趙波:謝謝你的意見。其實我們剛才談的是合作還是開放。作為平臺,如何看待這個行業是立場問題。之后要對產業鏈有第二個思考,就是要顛覆他還是賦能他。剛才王先生也講得很清楚,打破區域代理制這個話題,對于一個十幾萬億規模的市場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這個挑戰更像是顛覆。因為在這個供應鏈中,品牌商為了保護經銷商的利潤,不得不做區域代理,為什么一定要做區域代理呢?經銷商有利潤就愿意為品牌商服務。王老師現在就是要打破這個鏈條,不管是對于品牌商,還是對于這個行業的從業者。他們認為這可能是一種顛覆。當然,其中一些類似于第三方, 搭建平臺,為中小企業賦能。你覺得未來整個B2B應該是一個針對這個行業和產業鏈的嗎?
王超-鄭:其實這個問題我們要想清楚。你說世界上哪個國家都有它的生意。我們談論工業和商業。制造業是品牌,經銷商是企業。沃爾瑪曾經是美國的一個巨大的分銷商。今天美國最大的經銷商是亞馬遜,美國的7-Eleven也是美國非常好的代理商。中國沒有,因為中國零售業不發達,零售店貨源分散。全中國沒有人能給這些零售店供貨,所以找不到大的經銷商,每個地方都找一個。因為我們每個地方都找一個,會有問題。市場還不成熟。這個地方在北京賣的好,在安徽賣的不好。我們做什么呢我們應該在安徽尋找市場資源。在投入更多的市場資源后,安徽經銷商獲得的成本比北京低, 那么為什么他們還在安徽賣呢?在北京直接賣不是很簡單嗎?批發市場就是這樣形成的。還有一個就是各個城市的體量少得可憐。如果不給任何代理,怎么辦?你需要低批發成本,還有很多其他因素。簡而言之,因為零售業不集中,所以中國的流通行業比較分散。因為分銷行業比較分散,市場的成熟度不一樣,所以廠商的投入也不一樣,因為投入不一樣。渠道空間不同,商品流通就不可避免。這個東西是中國渠道行業的精髓。你覺得這種精華會持續很久嗎?中國的商家都是商販嗎?絕對不可能。
市場經濟是縱向切割,不是橫向切割。這是經濟規律。就是因為它沒有生命力,就是你經濟中你過去兩個地方的經銷商信息都被屏蔽了,那個地方賣多少錢都沒有信息?,F在互聯網電子化了。如果我們發現了呢?如果我們不這樣做,無數人會這樣做。如果終端的購買是移動的,那就想想吧。其實我們的茅臺早就崩了。這家公司在北京的經銷商茅臺,各種關系弄了2000噸左右。北京高官送茅臺,低端百姓買不起茅臺。你覺得怎么可能在北京賣?如果北京賣不出去,那怎么辦,去外地。所以我告訴你這件事,如果你研究不同經濟區域的發達城市和商業演變規律, 你會發現所有落后的經濟體都是分散的。所有發達經濟體都是集權的,從分權到集權的過程就是一個傳統商業體系被顛覆。當然這不代表我們是電商,傳統商家也會,就這樣。
吳楚明:我也同意不交叉持股是違背人性的。交叉庫存本來就是為了廠家賺取超額利潤。當時蘋果最便宜的發布會是在新加坡。我就說說手機行業吧。我自己也這么認為。深圳的山寨廠商已經不怎么聰明了。然后只有三家運營商,我們的手機只有兩個操作系統。手機消費多一點,就是APP。我已經解釋過了,圍繞手機其實有三個行業在為他服務。第一部手機是天然的互聯網入口?,F在互聯網公司發大財,股價就跌。去年整個互聯網的利潤大概是2000億。大家都說我們在手機上要有七八成的利潤。反正手機上應該有1500億的利潤,手機廠商的數據是500億, 但也不是很尷尬。如果加上中國這個詞,就變成100億了,因為一個蘋果做了400億。但是很明顯1500億互聯網公司的營收占了1000億,所以我覺得在整個手機零售業態中,誰能把三個第一都整合起來,而不僅僅是這種商品,就能在中間把這些渠道的效率升級。另外,有些自然分布和操作價值不大,比如從省到市,市到縣。事實上,我們現在可以從石家莊去河北的任何地方。其實我就是不太需要這兩個地方。謝謝你。
王朝成:我剛才說大家一定要看趨勢,蘇寧國美除外。其他人不得不從當地經銷商那里購買商品。第二波JD.COM和阿里起床了。制造商與JD.COM斗爭了至少六年,最后JD.COM站了起來。其實你說的趨勢,只要你有新的業態,你可以單獨做,也可以單獨賣。為什么他們不能?我們的B2B電商和加盟連鎖一樣,其實是一樣的,連鎖在中國也是一樣的。直營連鎖第一波已經被殺,B2C第二波已經被殺,加盟連鎖第三波已經被殺,B2B第四波也已經被殺。最后,當這些都被殺了,傳統的經銷商也就沒有意義了。
趙波:我想問一下投資人,陳達創投對行業研究應該有獨特的看法。你覺得這個行業是贏家通吃的行業還是生態共贏的行業?
易:其實這個問題已經討論過很多次了。在全世界的2B行業中,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概念??赡苡?0-50的份額,剩下的幾個公司少一點。這個問題應該是比較分散的。
趙波:最佳供應鏈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殺你還是殺我?
錢克南:就供應鏈而言,不管最后幾個,只要供應鏈的基礎設施能做好,我相信這個永遠有用。不管以前的B2B平臺是什么,服務對我們所有人都是一樣的。其實我覺得因為我今天早上說了這個市場很大,有各種各樣的河流,我們剛才說了零售渠道和新渠道發展慢,今天更大了,但是我相信會發展的。
趙波:作為一個服務提供商,你可以問韓先生,你想擁有一個以上的公司還是一個公司?
韓毅:我肯定還是希望有很多公司。我的回答肯定是多家公司并存?!按蠡蛐 弊畛醯母拍钍枪臼欠翊?,也就是你的公司以前有多少員工,今天你的整個生態鏈有多少合作伙伴,然后你在你的整個生態中參與和貢獻的毛利是多少,如何從不同的角度衡量這個。上次參加研討會,他說,你看你現在怎么衡量一個人的貢獻。本來一個公司可能有一千個人,今天我一個人,現在卻有了百萬粉絲。當你拍桌子的時候,你影響了一千個人,但是當我一個人的時候,我影響了一百萬人。這個界限外化了,所以我覺得未來的方方面面其實都和你身邊的伴侶數量有關。
趙波:因為時間有限,這里的每個人都將花30秒的時間從你的角度來理解B2B的價值。
錢克南:最后還是供應鏈支持決定他去哪里,去哪里。
易:他可能解決了幾百萬個問題,但是很多問題還存在,說明這個事情很難。這么大的群體,這么大的問題,有很大的機會讓大家一起努力解決這些問題。這就是我看到的價值。
韓毅:因為我對B2B還是個外行,所以說一下自己的理解。這里可能有幾個值,這個值可能會縮水很多。一些B2B可能會轉型為零售集團。第二類可能有生產技術,第三類是流通技術,第四類是物流技術。但是你發現大家都想進入其他領域來增加自己。比如做流通的,要增加我的零售能力。最后大家說倉庫自己做的。所以,今天這些角色也只是在自己的一念之間。明年見面,大家都會轉移,說我今天是零售平臺,其實我不懂。
吳楚明:我這么理解。我覺得應該先把自己的供應鏈做好,然后找到新的價值點,迎來B2B的爆發式增長。
王朝成:利用移動互聯網讓中國流通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趙波:非常感謝。我認為它為品牌商實現了精準營銷,使之成為可能。這是非常大的價值,第二是效率。通過技術,整體提升了整個行業的社會。這兩個價值是未來B2B或者其他行業最大的點。當然,我希望在座的所有同事再接再厲。希望明年的這個時候,我們能在716大會上再見面。也許我們會有更新的價值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