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螳螂財經
2020年,全球宏觀環境整體承壓,新的消費機會不斷涌現,部分獨角獸積累的問題不再“頑固”。
最近關于轉崗的消息突然火了起來,很多已經轉崗到公司的員工都很擔心。就連被寄予厚望的拾金不昧也遭到了內部員工的吐槽,用“天冷了”、“貨源價格偏高”、“北京的很多工作都轉移到深圳了”等字眼,暗示公司亂了。
Picker是一個B2B二手交易平臺。2019年11月27日轉給當地一些回收商和渠道商投資,主要以二手手機交易為主。
按理說,一個新的企業應該是朝氣蓬勃的,但很明顯,揀貨男在把脈方面并沒有被員工“嫌棄”,是在暗示企業陷入困境。
為什么轉身這么尷尬?
一是前三的格局動搖,轉身面臨出局的窘境。
長期以來,在中國二手交易的格局中,閑魚、愛回收、轉轉是三足鼎立,其次是寺庫、多抓魚、毒、蜂鳥等垂直小平臺。
但是,三個平臺已經開始分化。
例如,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2020年7月,新藍領人群中閑魚的滲透率為14.4%,而周圍僅為3.7%,是一個很大的拖累。早在2019年6月,小程序轉讓活躍用戶數同比大幅下降。
此外,由于買賣銀環蛇、買賣發票、肆意破壞鞋子等一系列惡性事件,轉轉一度被用戶詬病。2019年7月,轉轉因為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被App專項治理工作組列為整改對象。國內知名電商智庫網絡經濟社會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發布《2019(上)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列為“不建議下單。
黑貓投訴平臺數據顯示,關于轉讓的投訴近18000件,其中關于檢驗報告不準確的投訴超過1500件。此外,天眼查App數據顯示,此次轉讓因合同糾紛多次涉及司法案件,起因多為網購合同糾紛和產品責任糾紛。
在這種氛圍下,內部員工爆料,揀貨員難以操作,員工大規模動員,多次轉型收效甚微的消息無疑是雪山加霜。
長期來看,三強格局可能并不穩固,轉會面臨出局風險。
細說起來,似乎有更多的理由來解釋這種風險。
一是定位不明確,流量模式失敗后,陷入重資產的窘境。
轉折之初,以58的全家桶模式為平臺,布局所有C2C品類。從一開始就陷入了與閑魚爭奪C端流量的漩渦。
閑魚的核心競爭力是阿里生態的支撐。站在阿里這棵大樹下,閑魚不擔心流量,沒有盈利壓力。為了消除信息不對稱形成的“檸檬市場”現象,設計了拍賣、魚塘等模塊,獲取用戶的信任,成為一個綜合性社區。
轉轉孵化于58,是騰訊九宮格成員。但很尷尬的是,背后沒有電商生態圈的精準回流等支撐,只能靠泛流量支撐做流量形態的生意,無法深度切入交易,給服務和信任問題帶來無法解決的矛盾。
在與閑魚的“流量模式”之爭后,轉而采用C2B2C模式,要求其提供認證服務,直接介入用戶之間的交易過程,建立后端質檢和運營能力。
以驗貨機為例,需要提供一系列服務來提升用戶體驗,比如門店質檢、同城上門服務、物流支持等。
在這方面,以愛回收為代表的二手零售新模式已經找到了模式,比如在高流量的商場和高鐵站這樣的地方開小站,成本低,收益大,宣傳效果好。按理說,掉頭可以一直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不犯太多錯誤。
但是,我不想一轉身就成了跟屁蟲。涉及品類太多,我只能走Apple Store、小米之家這種大店、大面積、大裝修的路線。因為很多品類利潤很低,租金不能太高,只好把店開在偏僻的地方。
導致其難以建立標準化,難以實現利潤的提升,無法達到品牌推廣的效果。于是,模式越來越重,盈利更是遙遙無期。
第二,以一敵百,陷入無休止的戰斗。
在流量模式的引導下,轉轉最初的目標是高頻,吸引流量,形成用戶粘性。
為此,它進入了許多交易類別,如家電、服裝帽子、戶外運動、視頻和音頻等。確實給轉轉帶來了很多好處,也沒有被閑魚完全擠出C2C市場。
然而,它有一個天然的缺陷。二手貨是非標品,在篩選和銷售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想做好C2B2C,就必須在每一個垂直賽道都足夠專業。
目前二手市場有很多垂直賽道,比如毒和尼斯率先試鞋,愛回收在3C場布局多年,書有爪魚,奢侈品有寺庫,攝影有蜂鳥,等等。
姚勁波曾經說過,“二手市場上有更多的玩家,但也有玩家離開”。換句話說,如果轉身在多個領域出擊,也將面臨源源不斷的挑戰者,陷入“一敵百”的局面。
某自媒體文章《兩面夾擊,違規亂象頻發,58轉身破局,成敗在一策》稱,全國幾十家檢測中心大多通過分包模式運作,這是一種節約成本的方式,但監管和服務質量也難以保證。
如果以此類推的話,這種新業務瘋狂擴張但基本盤格局不穩的狀態,很像當年的樂視。
第三,作為裁判和運動員,進退無據。
或許,正是在各種各樣的攻擊和四處求變中,轉身開始尋求更多的改變。比如親自上戰場,入駐閑魚做商戶。
所有投資人都知道,在同一個賽道,做平臺比做商家更賺錢,天花板更高。轉轉作為一個二手交易大平臺,突然自貶身份,加入了閑魚。
原本是裁判,突然變成了運動員。雙方是競爭關系,從平臺變成了供應商,無異于變相的仇人。
不僅如此,微信的九宮格一直在引水轉,也算是幫助其全品類擴張,但現在已經悄然轉變方向,成為引水找機的回收服務。
相比C2B2C模式下的服務業務,這是一個更傾向于直接變現的業務,對整個轉轉生態圈的打造意義不大。從這個角度來看,也證明了轉讓操作存在困難,否則不會有這種短視的措施。
二、流量還是場景?全產業鏈的閉合能力成為二手3C的核心競爭力。
從轉轉的發展歷史來看,它善于變化,善于改變方向。
二手貨和新品不一樣。所有類別都沒有機會。能盈利的主要集中在三個半品類,二手房、二手車、二手手機號、二手奢侈品(半),要從市場規模、產業深度、供銷等維度嚴格評估。
二手房和二手車,這個不是轉轉擅長的,所以在全品類硬起來之后,又加入了二手手機這個垂直領域。
然而,這仍然沒有解決深層次的問題。隨著二手平臺的發展,無論是二手、二手車還是二手手機,其結局取決于三個能力。
首先,流量不是唯一,盈利靠垂直品類。
二手閑置市場,流量不是最重要的。買家需要利益,賣家需要合理定價,雙方都有極高的信任需求。用服務質量留住用戶比流失用戶更重要。
閑魚能讓C2C成功,是因為它的目標不是盈利,而是做一個流量聚集地,為淘寶菜刀提供一個吃后悔藥的地方。
其他平臺就不一樣了??蛦蝺r高,標準化是盈利點,但多品類經營容易成為負擔,這一點在發展史上已經得到充分驗證??上奉愂堑纛^的操作基礎,轉舵不是很方便。
其次,供應鏈是核心能力,供應商得到供應鏈。
在C2B2C、B2C、B2B等二手交易模式中,供應鏈一定是核心能力,這涉及到標準化、定價能力、質量保證、增值維護、銷售渠道、交易效率等問題。
二手手機更差,對技術和細節要求更高。最重要的是貨源。
目前交易市場還是以新產品為主,二手交易是新產品的衍生品。所以,依靠電商平臺獲得穩定的貨源是一個關鍵能力。
比如閑魚,買家在淘寶上買的東西,可以通過閑魚分享鏈接直接轉賣,有跡可循。愛回收還擁有JD.COM和小白信用的背書,并建立了4萬平方米的檢測場地和數千人的自營團隊。
轉轉背后有58和騰訊,但是貨源他們也無能為力。
這也是“揀貨員”誕生的背景,希望通過這種B2B模式完善產業鏈,提高自己的供貨能力。
但從該員工的消息來看,這似乎適得其反。
最后,線上+線下融合解決交易成本成為關鍵問題。
二手市場,用戶留存比引流更重要。場景驅動在解決信任和便捷兩大交易成本上,比線上流量驅動更強大。場景之于二手電商,正如支付寶之于淘寶。
比如線下場景,恰恰是提高用戶忠誠度,逐步形成平臺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從轉轉的體驗來看,大店所有品類的線下布局并不適用于二手電商,只能專注于“小而美”的商品,比如二手手機。
在這一點上,愛回收的類似模式已經有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它依托JD.COM做線上二手回收,或者以舊換新,也布局線下門店和車站,對接中小商家,可能會被業界效仿。
第三,寫在最后
據艾媒咨詢預測,2020年中國線上二手交易用戶規模將達到1.82億,接近2億。二手經濟中的用戶觀察報告也顯示,近兩年中國人對二手交易的接受度大幅提升,賣出最高的品類是手機。
這說明二手市場,尤其是二手手機,還是有廣闊前景的。
這幾年,我們進行了多次出擊,開辟了多種商業模式,包括C2C、B2C、B2B、C2B和C2B2C。二手手機產業鏈上的動作從未停止。但似乎在四處出擊,卻至今沒有取得明顯的實質性成果。
希望自己能盡快明白這一點,明確策略,不要再轉了。